2013-12-27 08:48:00 來源:河南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金水路防疫路附近,路樁間距很小,電動車經過時要很小心才能避開
金水路上,一根路樁被撞倒
騎車行走,磕磕碰碰,有市民質疑:這到底是給非機動車“行個方便”,還是“找不痛快”?
記者走訪發現,路樁高低不一、材質不一、間距不一,電動車磕磕碰碰成常態,轎車稍不注意就“大出血”。
事件
騎車一路磕磕碰碰
本想不開汽車就不會被堵,沒想到騎電動車差點兒被路樁“撞”了。
這幾天,陳先生心里一直不痛快:他常走緯五路、金水路、鄭汴路,在非機動車道上有很多路樁,一路磕磕碰碰,而機動車照樣占道,這路樁設得有意義嗎?
河南商報記者采訪過程中,有環衛工說,“前幾天,一個男的,騎著電動車撞上了路樁,眼鏡都摔破了。”
還有市民稱,“有一個女的,30多歲,沒看見路樁,人都給撞飛出去了,嘴也流血了。”
調查
連日來,河南商報記者騎電動車走訪鄭州街頭,發現非機動車道上,路樁高低、粗細、材質不一,個別路樁間距狹窄,讓“失足”的機動車頻頻“大出血”。
1
路樁材質不一 有的沒反光標識
非機動車道上的路樁,本來是為了防止機動車走非機動車道,保證非機動車路權的,但沒有反光標識的路樁卻成了騎車人的安全隱患。
石路樁、鐵路樁,高低不一、粗細不一、樣式不一。在花園路與緯五路交叉口向西50米路北,兩個石路樁,擋住了整個非機動車道的三分之一,但這兩個路樁,并沒有反光標識。市民王先生回憶,“這兒發生過好幾次事故,電動車撞過,自行車撞過,行人也撞過。”標準不一的路樁,并非這一處,在建設路上,就有鐵路樁與石路樁為鄰。
2
路樁間距小 電動車易受傷
在鄭汴路與未來路交叉口西南角老汽車東站門口,環衛工宋小樂指著一處路樁說,“一個女的,騎電動車到這兒絆倒了,摔得可不輕。”
記者嘗試騎電動車通過,被卡在兩個路樁中間。記者目測,兩個相距較近的路樁間距大約40厘米。宋小樂說,這里三輪車、電動車多,往車站送貨的也多,門口的機動車道又太堵,很容易出事故。
在金水路與玉鳳路交叉口北側,有的路樁是斜的,更容易撞上。“騎快了估計要出冷汗的。”路人王先生說道。遇到這種情況,騎電動車的人有的蹺起腿,有的則緊急剎車,用腳輔助通行。
3
路樁被拔掉 汽車鉆空占道
鄭汴路與貨站北街交叉口向西,鄭汴路東側的非機動車道一大早就被機動車堵住,騎電動車的,要么越過盲道走人行道,要么直接行駛到機動車道上。
康橋花園大門東側,環衛工王福營說,汽車能上非機動車道是因為路口一個路樁被人拔了,時隔多日無人來補。
鄭州市交巡警八大隊副隊長吳永軍說,有些地方的路樁反復被拔,根本看不住,“有的是收破爛的拔的,有的是附近商戶拔的,為這事兒,我們還往派出所送過人,但還是有個別人不當回事兒。”
4
路樁傷痕累累 “肯定兩敗俱傷”
河南商報記者發現,多數路樁遍體鱗傷。
在金水路曼哈頓廣場(資料 圖庫)中心門口向東方向,路樁被“推倒”、“撓頭”、“傷身”的情況隨處可見。
河南商報記者騎電動車走訪金水路、緯五路、鄭汴路、建設路等路段,每條路上路樁的反光膜均有不同程度脫落。市民韓先生稱,一方面,路樁設置有不合理的地方,另一方面,電動車行駛速度太快,“肯定是兩敗俱傷”。
5
別看路樁小 轎車碰上就“出血”
昨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沿黃河南路(金水東路商鼎路段)走訪發現,該路段各非機動車道上,路樁共有近百個,高約30多厘米,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有的甚至被完全拔除。
楊喜峰是該路段的環衛工,機動車撞路樁,他見了三四回。路口賣紅薯的胡先生說,前幾天的一個晚上,一個奔馳車主開車撞上路樁,前車燈和保險杠全撞爛了,不知得花多少錢維修。
而幾個月前,望小姐駕駛的奧迪車,同樣毀在這段路上,修車就花了兩萬多元。
A
路樁設置
為何標準不一
在吳永軍看來,市民有需求,交警部門才設置路樁。
至于路樁的標準問題,他說,路樁并沒有統一標準,高低、粗細、材質、間距都沒有要求,只要有反光標識,能阻擋機動車通行就行。街頭沒有反光標識的路樁,大多不是交警部門設置的。如果是占壓非機動車道且沒有反光標識的路樁,是需要被清理掉的。
B
路樁是否侵犯
非機動車路權
吳永軍承認,設置路樁有利有弊,交警部門設置路樁都經過調研,而且交警部門依法有權設置交通警示信號,并不存在侵犯路權的情況。
按照《鄭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三條,城市道路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設置交通標志、交通標線、交通信號燈等交通警示信號,并保持其清晰、醒目、準確、完好。
除交警部門之外,吳永軍說,私自在非機動車道上設置路樁,一經查實,將予以取締。
C
路樁不“反光”
怎么沒人管
“這東西是會損耗的,還請廣大市民理解。”吳永軍說,就像斑馬線一樣,時間久了肯定會不清晰,但只要隊里檢查到或者接到市民反饋,將及時規范。
吳永軍說,去年,該隊對全市路樁進行了兩次維護、更新,對于反光膜脫落的地方,還將繼續進行巡查和更新。
“但總有巡查不到的地方,我們人手不多,出現問題,還請廣大市民多向我們反映,我們爭取和大家一起把路樁管理好。”
征集
路樁設置 你有啥建議
如果對路樁設置有意見,吳永軍說,“歡迎市民提意見。實地調研之后,我們將綜合考慮,合理規范路樁。”
同時,他還呼吁市民愛護路樁等交通設施,“設置路樁本身是便民措施,如果市民感覺不好,可以向我們反饋。”
如果你覺得哪里的非機動車道上的路樁設置不合理,或對設置路樁有什么好的建議和意見,歡迎發微博@記錄者張君瑞,或者致電鄭州市交巡警八大隊:0371-6895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