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映象網 導航 - 收藏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教育 旅游 圖庫 社區
                >> 返回映象網首頁
                院士稱色拉油大部分是轉基因 我每天都吃

                2013-11-26 09:35:00 來源: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導讀:戴景瑞:國家有著嚴格的轉基因管理制度,凡是經農業部嚴格評審、發放生產應用安全證書、進入市場的都可以放心食用。當然,轉基因技術和任何先進技術一樣都有兩面性,如果有人不負責任,未經國家批準,故意用這個新技術生產不好的產品,其安全性就需要被質疑。

                    “科學家本身是做科研的,無論做科研還是評職稱,科普都不是最主要的工作,所以宣傳部門應與科學家建立聯系,推動科普,大家一道發聲”

                  作為轉基因技術的支持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戴景瑞近日在北京與網友共同品嘗剛煮熟的轉基因玉米,希望傳達出轉基因食品安全放心的概念,網上對此褒貶不一。

                  在中國,轉基因作物的推廣雖然一直得到農業部和科學界的支持,卻持續引發信任危機,激起層層漣漪。

                  轉基因為何在中國遭遇困境?戴景瑞日前接受《瞭望東方周刊》專訪表示,這是由多種原因綜合形成的:科普艱難,辟謠缺乏足夠的公信力,“感覺有些越描越黑的意思”。

                  國家有嚴格的轉基因管理制度

                  《瞭望東方周刊》:請談談你對轉基因問題的基本看法?

                  戴景瑞:國家有著嚴格的轉基因管理制度,凡是經農業部嚴格評審、發放生產應用安全證書、進入市場的都可以放心食用。當然,轉基因技術和任何先進技術一樣都有兩面性,如果有人不負責任,未經國家批準,故意用這個新技術生產不好的產品,其安全性就需要被質疑。

                  目前國家已經發放安全證書的有抗蟲棉、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以及早些年批準的番茄、抗病辣椒。但真正商業化種植的只有棉花和番木瓜。轉基因作物取得了安全證書,并不能馬上商業化種植。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要求,取得品種審定證書、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才能進入商業化種植。

                  至于對人體影響的擔心,我認為是多余的。轉基因技術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來抵抗某種蟲害或增加營養,等等。

                  轉基因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一樣,都含有幾萬個基因。轉基因食品就是增加了一個或幾個對農業有用、對人體無害的基因。食物蛋白到肚子里會被胃酸降解成各種各樣的氨基酸,重新組成我們的身體蛋白,對身體沒有影響。蒸煮熟了更是沒必要擔心,原來的蛋白質經過高溫也已經變性了。

                  事實上,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都非常關注這個事,認為食用當前存在的轉基因作物及其食品是安全的,檢測其安全性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恰當的。

                  至于污染非轉基因作物或周遭環境、破壞生態平衡的問題,抗蟲玉米等作物都推廣種植17年了,種植面積增加了100倍,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量種植,從來沒有科學實驗證實有這樣的影響,也沒有影響環境的證據。

                  轉基因作物,地方政府無權發放安全生產證書。如果有那些危害,轉基因的安全委員會和農業部也不會發放安全生產證書。與常規作物相比,轉基因作物還可以少打農藥、少施化肥,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轉基因作物對癥下藥,利用殺蟲蛋白,專殺某些害蟲。從理論上說,時間久了,害蟲也會產生抗性。不過這些不必擔心,我們有很多辦法對付,可以植入新的殺蟲蛋白,一般來說,一種害蟲對于幾種蛋白同時產生抗性是非常困難的。

                  網上有各種說法,我雖然歲數大了,我和團隊中的年輕人還是很愿意與不同意見的人聊一聊。真理越辯越明。媒體采訪,我也是盡量抽空,有求必應,普及科學知識。

                  幾個月前,一群反對者在農業部門口抗議。農業部邀請我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院黃大等幾位學者與他們的代表對話,最后效果不錯,他們還是認同我們所說的,再將我們的說法傳播出去。

                  我每天都在吃轉基因

                  《瞭望東方周刊》:有一種觀點認為,大力推廣轉基因農業會出現“種子專利受制于人,我國的糧食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你怎么看?

                  戴景瑞:這些傳言我聽說過。專利的保護期一般只有18年,早期通用的技術專利已經或很快過期。事實上,推動轉基因這樣利國利民的大事,我們有自己獨立的知識產權。比如我們已經培育出的抗螟蟲的轉基因水稻等五種產品,均具有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我們首創的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水稻,國際上非常感興趣,爭先恐后地來咨詢,要求購買。

                  《瞭望東方周刊》:之前有人發現,農業部機關幼兒園官網說,那里不吃轉基因油,你怎么看?

                  戴景瑞:我自己應當每天都在吃,市場上的色拉油大部分是轉基因大豆油,大家每天也都在吃。我在家里,家人做什么吃什么,他們去市場買菜,買的油和食物說不定就有轉基因。市場上的番木瓜基本都是轉基因的。

                  農業部幼兒園不吃轉基因油的事,我不確定。即便是有這件事,也很正常。機關幼兒園工作人員或家屬也有不理解的,不愿意小孩吃,部長也沒有權力強迫他們吃。

                  《瞭望東方周刊》:政府內部與學界對轉基因問題是否有一些共識?

                  戴景瑞:隔行如隔山,無論政府還是學界都可能不會很具體地了解這個事。像轉基因玉米的種植,據我所知,目前農業部部長還沒簽字,尊重大家的意愿,發改委、商務部等一些部門也還在協調中。我覺得遺傳育種領域的科學家都會了解和支持轉基因作物的推廣。

                  我看,很多很有來頭的人在大聲疾呼反對轉基因,他們可能自己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排除出于某些目的。

                  黑龍江大豆協會有人說,轉基因與腫瘤高度相關。我看了那個報告,云里霧里的,沒有根據。黑龍江是重要的大豆產地,基本都是非轉基因的,他們擔心自己的種子市場受到沖擊。還有一些其他學科的人士,看國家撥了200億元的經費研究轉基因可能有些眼紅。

                  郎咸平說,孟山都轉基因玉米流入廣西,可是沒有科學家去廣西調查。我做這塊研究,2012年還去了廣西,沒有發現他所說的情況。我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外出差,大量時間在田野調研,最了解這事,很多人不經調查研究,就制造轟動效應。

                  為什么要推廣轉基因

                  《瞭望東方周刊》:為什么農業部和行業專家一直倡導轉基因推廣呢?

                  戴景瑞: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它通過減少蟲害,已成為近年來世界農業增產的重要手段。轉基因作物推廣17年來,全球轉基因作物累計種植面積已達到10億公頃,相當于我國耕地面積的8倍。

                  我認為轉基因技術是一場科技革命。它可以保護環境,像抗蟲玉米不打農藥了,對環境的污染就少了。轉基因玉米推廣了十六七年,也沒發現害蟲產生抗性。轉基因作物是對癥下藥,可能是抗危害最嚴重的棉鈴蟲的,對蚜蟲效果就不好。所以,還會打農藥去除蚜蟲等等,但總體講,轉基因作物用藥量大大減少了。轉基因棉花的推廣,在我國每年減少農藥用量十幾萬噸。

                  基于這些,農民減少用工和生產成本,可以增加收入,他們也愿意種植,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非常明顯。所以,我們應當創造條件,大力推廣轉基因作物。

                  當然,同時要給予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在商品上予以標識。

                  現在市場上最多的轉基因食品就是食用油了,商家都有明確標識。我國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以玉米、大豆為主,大豆、玉米的加工企業基本都靠海,玉米進口主要用作飼料,大豆做大豆油和豆餅,豆餅也是很好的飼料,都是就地消化,應當不會有直接流入市場的。

                  在全世界,轉基因也是大勢所趨。自1996年以來,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由6個增加到29個;種植面積由170萬公頃,發展到2011年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統計的1.6億公頃,這個面積占全球耕地的10%。

                  《瞭望東方周刊》:也有人說,若推廣轉基因,相關企業和科學家將成為重要的受益者。

                  戴景瑞:首先受益的是國民經濟,是農民與消費者。當然,推廣的企業也會受益,科學家研發與創新功不可沒,若受惠也無可厚非。不能鉆牛角尖。

                  《瞭望東方周刊》:西方如何看待轉基因主糧問題?

                  戴景瑞:世界上已有29個國家(包括德國、西班牙、瑞典等歐盟國家)批準了24種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種植,有53個國家允許進口。歐洲有西班牙在內的5個國家,準許其作為主糧生產。

                  他們民間也有質疑轉基因的聲音。由于消費習慣、宗教信仰、倫理文化和經濟利益的差異,美國更接受轉基因,也比較開放。歐盟比較保守,質疑的人也更多、更強烈。

                  我兒子在美國17年了,他說那里有96種轉基因食物,大豆油、炸玉米片等等都是轉基因的。商家自愿標識,雖然也有少數人抗議,而美國農業與食品管理部門認為轉基因與非轉基因作物沒有本質區別,已為科學證明,并不顧忌抗議者的反對。

                  出于對民間聲音的尊重,歐盟管理最為嚴格,他們專門立法對轉基因產品實行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但未影響批準的國家越來越多的趨勢。

                  做好科普,答疑解惑

                  《瞭望東方周刊》:農業部和一些科學家一直在科普轉基因知識,可老百姓的質疑聲卻越來越大,你覺得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戴景瑞:新生事物的發展都會伴隨質疑。科普開頭階段相對艱難,網上傳言四起,政府的辟謠缺乏足夠的公信力,感覺有些越描越黑的意思。一些有影響力的人,受學科專業所限,對轉基因了解不夠多,未經客觀調查,就輕率發言。

                  最重要的是,從一開始,政府宣傳部門與主流媒體都沒有發揮好科普與答疑解惑的職能。一些媒體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傳播不科學的傳聞,這些都是不應該的。

                  我平日也接觸到一些學者、名人、朋友提出的質疑,由于轉基因專業性非常強,他們不了解,所以采取謹慎的態度,提出不同的聲音,都是正常的。

                  我國的轉基因作物種植為什么這么緩慢,遠遠落后于先進國家,就是那些不同聲音太多了。好在政府正加大科普力度,更加公開透明。

                  《瞭望東方周刊》:為了更好地向公眾普及轉基因知識,你有什么建議?

                  戴景瑞:科學家本身是做科研的,無論做科研還是評職稱,科普都不是最主要的工作,所以宣傳部門應與科學家建立聯系,了解科學知識,力推科普,大家一道發聲。

                  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科學家與質疑者及公眾當面交流,我相信效果會不錯。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宣傳力量,政府與主流媒體負起責任來,進行科普,答疑解惑,讓公眾了解科學知識。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做好轉基因的管理與監督標識等工作。

                  (錢賀進)

                分享到:

                    查看全部評論(0條)

                    發表評論

                    映象網>> 消費頻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熱點關注

                    新聞|財經|娛樂|女性

                    教育|旅游|圖庫|社區

                    幫助 - 廣告 - 友鏈

                    導航 - 收藏 - 頂部

                    映象網手機版:hnr.cn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www在线观看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在线观看www |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20岁chinese魅男gay| 女m羞辱调教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欧美另类videovideosex|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lisaannvideos办公室|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欧美激情第1页| 午夜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色聚网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a级片免费电影| 对白脏话肉麻粗话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 欧美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周妍希美乳三点尽露四季图片| 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性初第一次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最近最好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男操女视频网站|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narutomanga玖辛奈本子| 好看的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日本护士激情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