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2 09:00:00 來源:東方早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導讀:套餐里清楚列明多出的流量要如何結算,但是,對于當月未用完的流量則沒有明確的提示。記者致電本地運營商服務熱線,得到的回復基本上是“沒辦法,如果包月套餐中用不完的,不能退,只能當浪費掉”。換言之,也會被“清零”。
“我花錢買的流量,可是為什么超出的流量要交費,沒用完的流量不累計?難道沒用完的流量我沒交錢嗎?”近日,湖南長沙消費者劉明將長沙移動告上法庭。劉明7日向記者透露,長沙市天心區法院已正式立案。
80%網友“求勝訴”
6月17日,劉明在長沙涂家沖移動營業廳辦理了一個上網套餐:20元包150M流量。到了7月結束后,劉明發現自己還剩下92M沒用完。到了8月1日,劉明發現7月沒用完的流量在沒有任何告知的情況下全部被清零了。“合同上沒說明剩余流量會被清零啊。”劉明覺得不公平,“如果我超過了套餐的流量,運營商可是按照1M1元的費用收取呢?!?/font>
8月2日一早,劉明就在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將運營商告上法庭,要求返還已經購買但沒有使用的92M流量或者現金補償,同時要求賠償經濟損失300元。
劉明“反清零”的事情發到微博上后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圍觀,短短兩天時間內轉發了將近4萬條,評論也接近300條。記者仔細瀏覽了一下,超過80%的網友表示“求勝訴”,但也有網友表示:“能勝訴才怪呢。啥叫套餐啊,就是有協議必須用完,用不完就作廢的啊,不然流量包干嘛給那么便宜的價格。你想用多少付多少的錢就不要包套餐啊……”
套餐里無明確規定
記者發現,長沙移動并不是唯一一個推出包月套餐的運營商。以移動數據套餐為例,設有5元30M/月,10元70M/月,20元150M/月等套餐,還設有3元10M與5元30M的加油包,若是客戶在當月未結算前就已超出流量,便會提示有流量疊加包,但是每月只能疊加一次,而之后超出的流量則以1元/M來結算。
套餐里清楚列明多出的流量要如何結算,但是,對于當月未用完的流量則沒有明確的提示。記者致電本地運營商服務熱線,得到的回復基本上是“沒辦法,如果包月套餐中用不完的,不能退,只能當浪費掉”。換言之,也會被“清零”。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長陳金橋認為,手機流量用不完就被清零并不是一個個例,而是行業內的普遍規定。
購買套餐相當于簽合同
“這個問題我覺得值得關注,”律師朱永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我們是要根據合同的約定來確認兩者的關系——當消費者購買套餐的時候,相當于簽訂了合同?!?/font>
朱永平分析說,當運營商與消費者在簽訂套餐的格式合同時,如果明確寫明“不能退還套餐中剩余的流量”的話,相當于變相剝奪了公民的財產,屬于“霸王條款”,“根據合同法中的公平原則、誠信原則以及對公民財產的保護原則,運營商應該退還剩余流量”;另一方面,如果運營商在合同中并未對剩余的流量做任何約定的話,則屬于“約定不明”,“在這種情況下,套餐的剩余部分便視之為公民的財產必然歸消費者”。朱永平強調,這個案子極具代表性,值得關注。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表示,想要減少這種消費者與運營商之間的糾紛,需要運營商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加人性化的選擇?!拔覀兊倪\營商應該把包月的流量套餐盡量進行多檔次劃分,要制定公平和合理的資費收取標準。這個案子不管最后輸贏、法院怎么判,我認為給經營者提個醒,在提供服務的時候盡量要人性化?!?/font>
◎ 相關鏈接
有使用英國沃達豐通訊公司包月上網的用戶表示,流量月底也會清零。每月15英鎊(約合150元人民幣)的套餐,在沃達豐能獲得200分鐘的英國國內通話時間,600條短信和100M的上網流量。有澳大利亞的用戶介紹,手機上網流量和通話時間都會在月底清零。有美國的用戶介紹,當地的電信公司推出的套餐中,如果當月的通話額度沒有打滿,就自動滾動到下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