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9 08:17:00 來源:證券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導讀: 由于結構性產品的最終收益取決于掛鉤標的的表現,不確定性較大。在今年到期的結構性產品中,收益率最高的是星展銀行于2012年3月發行的“股得利系列1211期—12個月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產品(EZGF)”,掛鉤黃金基金,1年投資期結束后,實現了22%的投資收益。
在利率市場化后,銀行理財產品將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基于風險定價的結構化產品最符合財富管理本質。2013年1-7月,共有20家銀行發行982款結構性產品(8家外資銀行發行527款、12家中資銀行發行455款),掛鉤標的涉及匯率、利率、股票指數、基金、期貨、黃金價格、原油價格等全球主要投資資產,標的資產范圍涵蓋了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結構性產品都提供本金或部分本金保障,投資者能在投資于海外市場高風險高收益資產的同時,獲得完善的風險控制保證。
由于結構性產品的最終收益取決于掛鉤標的的表現,不確定性較大。在今年到期的結構性產品中,收益率最高的是星展銀行于2012年3月發行的“股得利系列1211期—12個月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產品(EZGF)”,掛鉤黃金基金,1年投資期結束后,實現了22%的投資收益。中資銀行中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于2012年7月發行的“焦點聯動系列之A50中國指數基金表現聯動理財計劃(104019)”,積極看漲A50中國指數基金,181天的投資期結束后,實現了11.20%的最高預期收益率,遠遠高出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
2009年之后,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發售的結構性產品,在標的選擇、本金保障等方面做了較大改進,其風險明顯降低,更適應國內投資者的需求。隨著國內金融工具的豐富創新,嵌入衍生合約的結構化產品將成為銀行理財的發展方向之一。在投資結構性產品時,投資者應重點關注該類產品背后的風險,購買產品前充分了解其投資標的,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知悉產品結構設計、收益設計條款、提前終止條款等,慎重投資。
原標題:結構性產品是銀行理財發展方向之一
(作者:曾韻佼 普益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