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9 08:18:00 來源:匯通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導語:本周貴金屬市場的多頭們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一時間并引發了投行們的看多情緒。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John Bridges和Anant Inani周四(8月15日)發表評論稱,約翰·鮑爾森的拋倉顯然令黃金價格輕松不少,目前市場有多個因素將支撐黃金價格的走高,建議投資者在反彈時買入。該行稱,印度8月和9月,最有代表性的部分積極的季節性因素支撐了黃金價格,印度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買家(28%)。這與丹佛黃金論壇的情況一致,該論壇引起了大量的黃金投資者的關注,因此未來黃金價格大幅走高也并不令人驚奇。
上周(8月12日-8月16日)黃金市場可謂是一掃6月份以來的陰霾,強勢上揚,錄得本月以來最大的漲幅4.72%。本周黃金喜報連連,不僅破位而上行,還在技術上形成了上漲趨勢線,多頭們在本周徹底贏得歡呼雀躍。但理性的思考,黃金此輪的漲勢是“反彈”還是“反轉”這個答案,顯然不能忽視即將公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
對于黃金本周的大幅走高,一舉突破前期上行關鍵阻力位1350美元/盎司,最高觸及1379.67美元/盎司,技術買盤及對美國經濟迅速反彈的希望減退這兩方面因素對于助推黃金本周上漲是功不可沒的。而白銀上漲逾1%,再次跑贏黃金,因投機買盤推動白銀本周漲幅近16.23%。
從技術形態上看,黃金價格已經確認打開中短期上行空間,實物需求維持強勁和黃金ETF資金凈流出暫時停止在某種程度上也對金價形成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預期仍是主導中期行情的最主要因素,隨著9月利率決議的臨近,美元仍可能重新走強,強勢美元有可能成為黃金中期反彈修正過程中的主要障礙。未來一周將先后迎來美聯儲會議紀要及眾多美國經濟數據,這些關鍵風險事件都有望對美元和黃金走勢提供指引。
白銀方面,技術日圖上已走出近兩個月以來的弱勢盤整區間,先后上破成功21、22及23美元/盎司這三道上行重要關口。走勢上也明顯猛于黃金,目前的關鍵在于白銀能否在23美元/盎司關口上方進一步持穩,若能有效持穩,下一站24美元/盎司將不是問題。雖然白銀技術層面上是迅猛的上行趨勢線,但若下周美聯儲會議紀要“風云突變”,白銀很有可能悉數回吐漲勢。
是的,本周貴金屬市場的多頭們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一時間并引發了投行們的看多情緒。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John Bridges和Anant Inani周四(8月15日)發表評論稱,約翰·鮑爾森的拋倉顯然令黃金價格輕松不少,目前市場有多個因素將支撐黃金價格的走高,建議投資者在反彈時買入。該行稱,印度8月和9月,最有代表性的部分積極的季節性因素支撐了黃金價格,印度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買家(28%)。這與丹佛黃金論壇的情況一致,該論壇引起了大量的黃金投資者的關注,因此未來黃金價格大幅走高也并不令人驚奇。
美林美銀甚至認為黃金很有可能進一步走高至1410美元/盎司。該行稱,黃金有一系列走高的理由,貴金屬市場中像白銀之類的應該是和黃金一個走勢的,畢竟兩個品種的走勢高度相關。因此周四白銀、鉑金和鈀金分別上漲6%、1.5%和3%對黃金來說是個好現象。其他貴金屬走勢確認開始和黃金走勢一致。如果有注意白銀、鉑金、鈀金的走勢就會發現其都開始走高了。這意味著其對黃金的支撐要大過逼空。
而本周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四公布的美國初請失業金數據非常利好,黃金和白銀也都曾短暫回落,但是隨后兩者都很快強勁走高,對于黃金和白銀上漲的原因,有部分解釋是埃及局勢動能引發避險情緒,特別是埃及軍隊清場導致了大量民眾傷亡,或許這確實是影響因素,不過對于我們來說需要注意的是似乎美國方面經濟數據的改善難以打壓黃金和白銀,我們需要警惕市場交易格局在潛在發生改變的可能。
有市場人士表示,國際金價在年內曾一度累計下跌28%,并在6月底時創出了三年心底,此后的反彈幅度也有限,這和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狀況構成了鮮明的反差。在此狀況下,風險資產價格回落,而金價反彈,都是市場自發回復平衡的必經之路。而此前中東國家埃及發生的動蕩局勢,正好給了市場調整的契機。
但對于黃金的多頭們是否能真正的“高枕無憂”呢?顯然,還不能太過樂觀,下周即將公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是黃金上行走勢上的一道坎,能否順利跨過,還有待市場進一步驗證。
隨著9月份的臨近,盡管彭博社此前有調查顯示有65%的分析師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份縮減QE規模,其他一些機構所做的調查也都支持這種預期。但黃金近期呈現的持續上揚,是否是瀕臨死亡之前的“回光返照”呢?對于眼下的上漲,投資者必須以謹慎的態度對待,不過分以為黃金的調整已經結束。而且如下周美聯儲的會議紀要中,顯示多數委員仍傾向于“鷹派”,那么黃金屆時有可能走出與本周相悖的行情。
有業內專家指出,倘若美聯儲果真在下月的會議上宣布開始縮減量化寬松,即使確實會對市場造成短期的沖擊,但在短暫的陣痛過后,其對美國整體經濟乃至金融市場所帶來的益處就將逐步得到凸顯。專家指出,市場有必要戒除對于美聯儲所提供的流動性措施的依賴,而時間拖得越久,投資者對于寬松型資金的“上癮”程度就會越大,戒除這一“毒癮”的困難和危險程度也就會越高。
而專家同時表示,就如此前美聯儲推出QE時的情況一樣,在美聯儲撤除相關措施時,投資者也應該順勢而為,切勿不可在這種背景下盲目逆勢操作,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損失。
更重要的是,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降至近六年低點,表明8月初就業增速加快,且7月消費者物價全面上揚,緩解美聯儲官員對于通脹率過低的擔憂,這兩項數據可能將促使美聯儲向削減QE更近一步。
穆迪(Moody's)資深分析師Ryan Sweet稱:“似乎上個月的就業低迷是個偶然,CPI上漲幅度也使得通脹率偏低而對削減刺激規模的抵觸情緒有所減輕,9月減少刺激規模仍是可能的。”
德意志證券資深分析師Carl Riccadonna亦指出,初請失業金人數及其四周均值位于衰退前水準,這與聘雇活動回升一致,就算8月沒有回暖,此后幾個月也會改善。Riccadonna還稱:“關鍵的要素將是8月非農就業報告,如果8月數據和7月持平,甚至好于7月,都將會讓美聯儲在9月政策會議上開始縮減購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