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數回落經濟仍在尋底 降息降準有空間
中國經濟運行步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經濟增速也在探尋新常態的“底”。
從宏觀數據表現來看,這個“底”顯然還未找到。
昨日出爐的11月中國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及匯豐PMI雙雙下滑,并向榮枯線逼近,表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接受上證報采訪的多位經濟學家表示,明年經濟增速將繼續下降。在經濟尋底的過程中,為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宏觀政策會繼續發力。分析人士預期,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寬松,降息降準空間已經打開,本月內或有一次降準。
寬松政策有望加碼
一個硬幣有兩面,PMI數據亦然。
硬幣的正面是很難看的數字。國家統計局1日公布數據顯示,11月制造業PMI降至50.3%,創今年3月以來最低;同一天出爐的11月匯豐制造業PMI也創下六個月以來新低,50的終值持平于初值,但較上月終值回落0.4。
“11月PMI指數繼續回落,表明經濟增長仍處于下行態勢。”國研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說,“經濟仍在繼續探底,預計明年經濟增速在7%左右”。不過,張立群認為,經濟回調的過程有望在明年結束。
與張立群的觀點不太一樣,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和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則認為,“明年經濟是否能見底,還有待觀察。”
“從國際經驗來看,每個國家在經濟轉型期增速都會出現大幅回落,這個幅度少則下挫四分之一,多則超過50%。”林采宜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說,“按照國際經驗再結合當前全球經濟環境,我認為,中國經濟轉型期增速或會跌掉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有可能在6%左右才會見底?!?/font>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也指出,“經濟底”再次遭到嚴峻挑戰?!皬哪壳扒闆r來看,由于地產調整的滯后影響,經濟再次呈現下行壓力加大的趨勢。無論是需求還是供給,無論是上游價格還是下游價格,都表明通縮壓力加大。”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國家有望繼續出臺穩增長政策,貨幣政策也有進一步寬松的可能。
李慧勇建議,由于現在利率還是偏高、資金面偏緊張,央行應果斷通過大力度降息和降準來降低融資成本,“降息降準的空間已經打開”。
林采宜也預計,為化解流動性偏緊的情況,本月內降準的可能性很大,降幅至少有0.5個百分點。
結構調整看點顯現
硬幣的反面是很好看的花,就像PMI下滑背后實質上可能是結構調整中“去產能化”。
目前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國際油價已經跌至每桶66美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存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庫存意愿下降,成為被動“去庫存”,這反映在PMI指數上,就形成庫存指數和新訂單指數下滑。
“在價格存在下行預期的情況下,企業不愿買多存多,但并不意味著企業就沒有了需求。市場需求沒有數字表現出來得那么悲觀。”林采宜說。
事實上,很多數字如果“剝開面子看里子”,就會發現經濟真的沒有表象上那么悲觀。
從統計局的數據中可以注意到,自2011年開始,服務業增速就一直高于工業,在2013年服務業占GDP比重首次超過工業,并且今年比重繼續提升的趨勢仍在繼續。
“服務業的特點就是產值小,產值小就意味著并不能給GDP帶來更多增量,但能吸納更多就業崗位,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中國經濟增速雖然下滑但并不會出現大規模失業的情況。”林采宜說。
從目前來看,就業市場很穩定,今年新增城鎮就業1000萬的指標已經提前完成,而勞動力市場整體仍是供小于需的情況,近三年工資水平一直處于上升趨勢。
服務業提速,居民收入增加必然會帶來消費市場的繁榮,專家預期,在投資不給力的情況下,明年消費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