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6 08:00:00 來源:金陵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借助銀行電子渠道辦理業務,用手機銀行轉個賬、買個理財產品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不過,近來“山寨”手機銀行、可盜網銀的手機病毒頻頻出現,業內人士提醒,一定要通過銀行官網下載手機銀行客戶端,也不要輕易打開朋友圈鏈接,以防“傳染”上手機病毒。
不久前北京一家手機安全研究機構發現,一款圖標為WPS圖表的手機軟件運行異常,手機安全工程師將這款軟件安裝并激活之后,卻發現圖標突然不見蹤跡。
市民一般在使用手機銀行時都會通過短信收到動態密碼,據了解,WPS表格病毒能攔截用戶手機接收到的有關提示短信。這樣銀行等金融機構發給用戶的提示短信等重要信息,就可能被這款病毒軟件屏蔽掉,取得了這些信息的不法分子可以在用戶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竊取用戶銀行卡中的錢財了。
而近日,360手機安全中心也截獲一款名為“手銀毒王”的手機木馬,該木馬高仿某銀行手機客戶端,誘導用戶填入手機號和銀行卡號等信息,還在后臺偷偷轉發手機短信,木馬作者無需拿到手機用戶的銀行卡就可以遠程盜刷銀行卡。
某國有大行電子銀行中心人士表示,建議避免通過一些論壇、二維碼、朋友圈鏈接等方式去下載客戶端。記者撥打平安銀行客服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建議市民去銀行網點,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下載手機銀行客戶端,然后通過柜面去設定轉賬金額。浦發銀行客服人員也表示,特別是在手機上需要輸入銀行卡片背面的CVV碼、卡密碼時,一定要仔細確認APP的真實性、可靠性,如果被不法分子獲取這個三位號碼,就可以結合卡號有效期實現網上盜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