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6 08:18:00 來源:河南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呼喚十余年的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在我省破冰。
昨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9月1日起,全省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等四類社會組織,不再需要業務主管部門前置審批,可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
省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張正德表示,四類社會組織取消主管部門審批,并不是說沒有主管部門監管,今后“寬進勢必嚴管”。
個案
“黎明腳步”的尷尬經歷
“如果你想早上起來跑步,我可以天天喊你起床。”這是焦作人李曉栓用“黎明腳步”的網名于2007年4月發布的網帖的標題,從那之后,“黎明腳步”成為焦作的一項全民健身活動,并影響全國。即便名聲在外,“黎明腳步”成立協會時卻遇到了尷尬。
根據以往的規定,社會組織要“合法化”,要先找到所在行業的行政職能部門,作為業務主管單位審批。
“黎明腳步”在焦作有很大的影響力,但當地主管部門仍有不同意見,提出協會的名字不能是“黎明腳步協會”,而是“黎明腳步志愿者協會”。
“黎明腳步”在平頂山登記時鬧出了更大的笑話——“我們登記時批的名字是‘跑步健身協會’。我們的宗旨是清晨叫醒大家鍛煉,但這個名字聽起來和社會上的體育協會沒什么兩樣,和‘清晨叫醒’有什么關系啊。”李曉栓說。
解讀
取消業務主管單位審批并非廢止“雙頭管理”
省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張正德稱,四類社會組織可以直接登記,并不是說廢止了“雙頭管理”,當社會組織在發揮作用,或政府購買服務時,還和業務主管部門有密切的關系。
他介紹,根據《通知》,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是四類社會組織的業務指導單位,只是原則上不再負責四類社會組織登記前的審查工作,但還要繼續對已登記社會組織進行工作指導,并通過制定導向性政策、實施資金扶持、轉變職能、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會組織發展。
預計登記量不會爆發式增長
張正德說,從2012年開始,我省已開始在鄭州、安陽、新鄉等地試點部分社會組織向民政部門“直接登記”,根據試點情況,兩年來,社會組織的登記數量并未出現爆發式增長。
“鄭州從2012年試點開始,至今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有七八十家。”張正德說,目前每年社會組織登記增長率在5%左右,全省四類社會組織取消前置審批后,增長率將提高1%。
他預計,實施直接登記后,民間社會組織的申請登記數量,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但不會出現爆發式或井噴式增長。
他表示,對于省級的社會組織,登記時還是會考量一些硬性指標的,比如需要有一定的能力、資金保障和辦公場地等。
“寬進”勢必“嚴管”
張正德表示,取消主管部門審批,并不是說沒有主管部門監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會組織的登記門檻,今后監管將更加嚴格。”
他表示,今后,民政部門將從四個方面加強對社會組織的日常監管。一是年檢。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取消社會組織的年檢還為時尚早,社會組織每年要向民政部門提供工作、財務支出方面的報告。
二是大事報告制度。社會組織的換屆以及其他大型活動要提前報告,對于不合適的活動,民政部門將及時叫停。
三是業務主管單位發揮指導作用,和社會組織保持密切的聯系。建立聯合監管機制,逐步實現社會組織自愿成立、自我運作、自聘人員、自理會務。
四是加大對違法非法社會組織的查處力度,對于違法活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記者 趙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