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07:30:00 來源:每日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不僅僅是互聯網收益一路下行,近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也同樣乏善可陳,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5.2%到5.5%之間,其中,觸及5.5%上限的產品多由中信、民生等中小股份制、城商行包攬。國有銀行則顯得比較淡定,平均收益率在5.2%到5.3%左右。
市場難覓高收益產品
伴隨市場流動性的寬松,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正在回落到此前相對較低的區間,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銀行理財市場上將難見到高收益產品。目前的市場已經很難找到一年期以上年化收益率6%的產品了。今年4月份一年期產品開始跌破6%之后,之后就一直沒有起色,即使是二季度末的理財大戰中,也因為貨幣環境的寬松預期,收益一直比較疲軟,由此基本可以認定長期限理財產品在今年年內恐怕是與“6%”無緣了。
另外,由“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度報告(2014上半年)》,全面梳理了當前國內理財產品的情況。其中公布的數據也和目前市場實際情況相符。2014年上半年,共有8.245萬只理財產品進行了兌付,共兌付客戶收益2561.3億元(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兌付客戶收益暫不包括在內),平均年化收益率為5.20%。
9月后理財收益可能會有小高潮
其實,理財發展那么多年,其規律還是可以摸得到的。每到月末、季末、年末的時候,理財市場收益總會起來一點。今年因為市場資金面整體寬松,月末效應不明顯,銀行理財市場集體“跳水”也不意外。
不過9月份后半月會高一點,3季度的考核時點相對重要一些,理財產品和集合信托產品將迎來還本付息的高峰,進而高理財產品或能出現。
不過,投資者在9月可選擇2到3個月的中期理財產品,屆時在2014年12月份到期,正好可以接上年末高收益產品的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