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9 08:09:00 來源:京華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現在很忙,有問題自己看寶貝說明。”一位在淘寶專職兜售微信公眾號刷粉絲、刷閱讀量的商家昨天不耐煩地回復記者。他說這幾天刷閱讀量的人很多,前來詢問購買的有不少是微信公眾號運營者。一向強調私密性的微信近日開始測試公眾賬號閱讀次數顯示和點贊功能,這一改版在自媒體、公眾號運營者領域如同引爆了一顆定時炸彈。因為對于那些一篇文章收費高達上萬的公眾號來說,這次廣告主將可以直接看到他們的受歡迎程度。所以,一條微信刷粉刷贊刷閱讀量的灰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市場現狀
刷粉刷贊明碼標價
昨天,記者登錄淘寶輸入“微信刷粉”、“微信刷贊”、“微信加粉”等字樣,立即出現上千條銷售信息,“微信刷贊”已經明碼標價。例如,某微信推廣小店只銷售一個“產品”:微信點贊、微信刷贊、朋友圈集贊最低1毛錢一個,且是手工點贊,成交筆數已經上萬。
一個標明刷閱讀量的商家該服務的標價是1元增加1個閱讀量,客服告訴記者,所有閱讀量都是系統來加,“微信能不能檢測出來,我們不清楚,我們只負責加。”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該店家在7月27日和28日兩天,就賣出2000多個產品,如此算來,該店家僅過去兩天,通過提供刷閱讀數服務起碼進賬2000元。
還有一家五鉆店鋪的客服直接告訴記者,他們店除了幫加粉之外,可兼賣軟件。該店客服強調,刷閱讀量的軟件是其“自主研發的”,基本上市面上用的刷閱讀量軟件都是從他們這里買的,3分鐘可以增加500個閱讀量,而且可以多任務同時進行,可批量導入鏈接,價格約為1000元。收到錢后,商家會給用戶發軟件光盤,用戶注冊賬號即可開通使用。
昨天,有業內人士給記者發來一個名為“微信-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在線軟件截圖,其中顯示了微信公眾號注冊、微信快速加粉、微信自動加友、微信手動加友、微信圖文閱讀、微信分享轉發、微信原文閱讀、微信朋友圈點贊、微信官方投票、微信自制認證、微信第三方頭條等業務,基本將微信公眾號所有業務一網打盡。
灰色產業鏈已形成
事實上,微信加粉、刷閱讀量已經形成了產業鏈,“輕資產”的小商戶就是分銷軟件,“重資產”的營銷公司能夠招募“水軍”。
在朋友圈用個人號賣東西的微商小K給記者發來一個營銷帖子,該帖子稱其用坊間流傳的“自動微信加粉軟件”,來自動查找附近的人進行循環加粉,一些所謂的朋友圈營銷公司也會通過這種方式操作。
記者昨天發現,一家五鉆商家在淘寶兜售“回復粉”,據稱這是關注公眾號并且至少回復一次的粉絲,回復的內容可由買家決定。該商家在產品說明中稱,擁有20萬高質量粉絲,每個賬號不同個性簽名、不同頭像、不同昵稱,每個粉絲添加的IP都不一樣。刷500粉只用12元、30分鐘。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就像在微博、各種論壇發帖的“水軍”一樣,一些自稱微信營銷公司的第三方服務商招攬了一大批專門關注各類微信、進行人工回復,甚至點擊公眾號文章下方廣告鏈接的“水軍”,因此可以稱為“高質量粉絲”,這些人多是學生、農民工甚至白領等兼職人員。
據《新聞晨報》的報道,目前還出現了微信粉絲代理商。報道稱,某三鉆商家賣粉絲、賣閱讀量等,一個月的收入大約在3萬元多,而發展代理,可能一個就能帶來千把塊錢的收入。加盟這家淘寶店超級代理可以低價拿到粉絲,然后轉賣給其他公眾號運營者,從中獲得差價和利潤分成。
□騰訊回應
有多種方法防止作弊
對于微信公眾號文章顯示改版引起的反響,或許騰訊自身已經預測到了。騰訊官方回應記者,“為了增強公眾號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性、推動公眾號運營者發布更高質量的文章,公眾號圖文消息增加點贊操作與顯示閱讀次數。目前該功能還處于內測期,我們也將根據用戶的反饋來優化體驗。”
騰訊公司云平臺部總經理陳磊接受騰訊官方媒體騰訊科技的采訪時表示,對數據造假的作弊手段,騰訊已經有相應技術手段應對。他說,防刷的技術有一種是校驗碼,通過校驗碼與刷虛假數據的行為進行對抗。后臺會不停地改變反作弊算法。雖然反作弊算法本身是有限的,但是由于每隔10分鐘算法會發生變化,而刷數據的人要破解算法需要很多時間,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行為。
關于公共賬號的閱讀次數顯示數量,據陳磊介紹,雖然后臺會把所有用戶的打開采集下來,但是后臺會對一些數據進行頻次控制,比如一個賬號在幾秒鐘內做很多操作,或者同一個設備號、同一個用戶重復訪問,這些數據會被判斷為無效,從總的打開數量中刨除,只提取有效數據,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專家說法
公開閱讀量或蹈微博覆轍
在雷科技網創始人羅超看來,近期在微信紅包延展出營銷紅包被騰訊投資業務京東、滴滴大量使用,公眾號也可以賣貨,“在微信電商即將大力推廣的前夜,營銷功能必須開始補齊,微信不會再扭扭捏捏”。他認為,微信朋友圈甚至有“微博化”的節奏。
“微博為什么會由盛轉衰,跟粉絲數、閱讀數、轉發數這些數據的攀比和造假成風大有關系。僵尸粉橫行,假轉發橫行,使微博魅力大減,而為了獲得漂亮數據,也使得三俗內容大量滋生,導致內容的競爭不是比高雅,而是比LOW,劣幣驅逐良幣,拉低了內容的整體下限。”知名互聯網觀察者信海光說。
在信海光看來,刷粉刷流量的行為增多是閱讀數公開的最大弊端之一。他建議,微信不妨把閱讀數的顯示設置為作者可選項,這樣,那些對自己數據自信的,特別渴望被商業價值看中的微信號就可以選擇呈現自己的閱讀數,而另外那些不那么想參與到競爭中去的作者,則可以繼續躲進小樓成一統。
不過,社會化營銷公司點點客的戰略總監劉清認為,閱讀數公開的舉措基本不可逆轉了。“微信公眾號的初衷,是為了ToB的商業化,為企業服務。現在基于微信的自媒體、媒體和草根大號這么火,必然要加以限制。”劉清說,微信公眾號閱讀數的公開是其商業化加快的表征,也是其“去媒體化”的過程。
公眾號造假存在法律風險
北京天下秀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檬認為,刷贊產業鏈興起對于一些小的、不成規模的微信營銷公司或者說代理公司,可能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但是對于社會化營銷領域內的大公司而言,不僅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反而會更加有利于廣告主的投放。因為綜合的社會化營銷公司會從公眾號運營者及受眾的各維度來分析,從而提供給廣告主更加科學可信的投放建議。
知名互聯網法律專家趙占領告訴記者,公眾號數據造假存在一定法律風險,一般限于公眾號的經營者與通過其公眾號進行營銷的機構或者個人之間。通過虛假粉絲數和經過篡改的后臺統計數據騙取營銷方的信任進而簽訂推廣合同,屬于以欺詐方式訂立的合同,依據合同法可以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