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3 08:26: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上半年草根P2P企業出現了倒閉潮、跑路潮,但依然難阻PE、VC、產業資本、銀行等搶灘。尤其是去年9月以來,“正規軍”銀行“闖入”P2P小生意,開展一場圍獵P2P的角逐,引發市場關注。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銀行進入P2P行業,會對民間P2P企業造成巨大沖擊,甚至會出現倒閉潮。畢竟“銀行是專門從事信貸的”,“根正苗紅”,更具專業優勢,同時風險控制水平高于純民間草根的P2P企業。
銀行版P2P產品熱銷
去年9月招行率先推出首款P2P后,平安銀行通過集團旗下陸金所旋即推出預期年化收益8.4%的P2P產品。
此后,農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開始殺入P2P行業,布局互聯網金融。6月份,包商銀行旗下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小馬Bank上線,主打產品之一即債權投資產品。7月15日,背靠民生銀行的民生電商P2P平臺“民生易貸”也上線。
相比眾多民間P2P逾10%的年化收益率,銀行版P2P收益率并不算高,但銀行推出的P2P產品幾乎一出場就脫銷。
近日民生電商首個P2P平臺“民生易貸”如意3號1000萬元項目額度4分鐘售罄。率先推出P2P產品的招行,5000萬元投資額度的產品當天就“搶購”光了。一個月后,這項業務交易量已達1.4391億元,這相當于國內首家P2P平臺拍拍貸五年總交易量的1/3。小馬Bank首批大部分項目也被“秒標”。
銀行不跑路吸引投資者
相比多數草根網貸平臺,銀行最大的優勢無疑是其信用基礎以及風險控制。去年以來,P2P平臺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的風波不斷,給新生的P2P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銀行版P2P則打出“銀行風控,不跑路”的招牌。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小微金融服務集團首席風險官胡曉明曾預計,未來12-18個月內,仍將有一定數量的P2P企業倒閉。業內人士根據往年倒閉平臺推算,今年損失資金總量會在30億-40億元之間。
據網貸之家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有10家網貸平臺關閉或老板跑路,而目前有問題的網貸平臺多達147家,全國市場占比為14.69%。
“銀行試水P2P的本質,是將傳統的委托貸款行為從線下轉移至線上,是傳統信貸的翻版。”郭田勇認為,草根P2P企業則是“把民間借貸行為轉移至線上”,由此來看,更具風險控制水平的銀行版P2P更具有吸引力。相比草根P2P企業,專業從事信貸業務的傳統銀行無疑顯得更加可靠,不會出現“跑路”或倒閉。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表示,“銀行試水P2P行業,算得上是為信用基礎薄弱的P2P做信用背書。”
一家P2P高管表示,相比沒有銀行背書的P2P公司,銀行版P2P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和更低的成本。
更多服務小微企業
除了依靠“人氣”,銀行布局P2P還是布局互聯網金融,“分一杯羹”的舉措。
尹振濤表示,銀行之所以看上P2P,是因為銀行要進行結構轉型,支持小微企業,有利于改善銀行目前的業務生態。如果銀行通過P2P平臺貸款給小微企業,可以通過積累大數據,更了解企業,更有針對性地服務客戶,有利于維護客戶關系。
郭田勇認為,銀行試水P2P,填補了自身業務的空白,能夠更多服務小微企業,正面作用值得肯定。
分析指出,傳統銀行通過P2P介入互聯網金融,是以跨界的形式完成整體戰略布局的第一步,以后應該會有更多的動作。同時,這些公司的介入加速了P2P行業洗牌及利率市場化。
新京報記者 金彧 蘇曼麗
■ 對話
小馬bank總經理張誠:
傳統銀行需理解互聯網思維
包商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小馬bank”在6月正式上線。上線初期主推的重點產品包括兩類產品債權(千里馬)和貨幣基金(馬寶寶)。小馬bank總經理張誠表示,小馬bank的債權項目目前來源于包商銀行線下小微企業貸款,未來還會引進別的機構推薦資產,小馬bank的定位是要做成一個開放式的理財平臺。
收益和風險相對應
新京報:對于銀行做網貸業務,一直有個疑問,銀行為什么不自己放貸,而要把貸款項目拿出來做?
張誠:互聯網平臺的核心價值在于廣泛的客戶,銀行信貸的一端是貸款,在另一端就是理財,需要有人拿出錢給合適的資金使用者。對于廣大中小銀行來說,在當前網點擴張受到了較大限制的情況下,借助互聯網平臺可以廣泛地獲取更多的客戶資源。
新京報:從產品收益率來看,千里馬的年化收益率在7.5%,跟一些網貸平臺超過10%甚至20%相比優勢并不明顯。
張誠:收益和風險是相對應的,從前幾年的情況看,一般P2P公司的客戶主要都是在傳統金融機構里難以獲得資金的次級客戶,相應的費率較高,給投資人的回報也比較高,從根本上來說這是一個市場選擇和風險偏好選擇的問題。收益更高的相對風險更大,特別是從較長的一個周期來看,收益更是和風險高度對稱的。
互聯網改變所有行業
新京報:銀行做互聯網金融最大的優勢可能是有銀行做信用背書,能更快地得到投資人信任吧?
張誠:小馬bank的債權來源于線下小微企業貸款,包商銀行在小微金融領域有長期積累,并擁有更好的風險控制技術和更多的優良貸款,可以把壞賬率降到更低。此外,我們還建立了借款人風險池制度,對出借人的資金本息進行保障,可以說更增加了一層安全性。
小馬bank要做的不僅是一個互聯網的渠道,更要做一個開放式的平臺。
新京報:怎樣的開放式平臺?
張誠:未來千里馬項目還會引進別的機構推薦資產,既可以是其他銀行,也可以是小貸公司。從長期來看,小馬bank會將傳統理財業務轉移到線上,同時打算逐步增加其他理財產品,如股票基金、保險、黃金、藝術品投資等。
新京報:互聯網金融是不是已經威脅到了傳統銀行業務?
張誠:互聯網會改變所有行業,包括金融業。但從目前來看,所有掛互聯網金融名義的公司做的都是補充傳統金融機構沒有覆蓋到的金融空白處,傳統金融占據的是低風險市場端,目前的P2P大部分還是做高風險資產端,大家還是在互補。
新京報:傳統銀行做互聯網金融,短板是什么?
張誠:最重要的就是要轉變思想,真正理解互聯網的邏輯,建立一系列基于互聯網的新能力,此外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在組織行為上,要快速響應、快速迭代,真正考慮用戶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