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9 08:28:00 來源:鄭州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日前,鄭州市政府發文,再次明確2014年54家市場要外遷。
批發市場的外遷,不僅僅是市場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城市發展的規律。放眼全國,批發市場外遷至郊區,幾乎成為一種趨勢。
鄭州都市區建設和城區不斷外擴,給專業市場的外遷帶來機遇;大交通的構建,給專業市場外遷帶來保障。數據顯示,2008年,鄭州市建成區面積為303平方公里。而在四環線打通后,鄭州城區面積拉大到550平方公里,目前鄭州五環已被列入政府重點城建工作計劃,具體區域為東線擬利用G107新線,南線擬利用G310新線,西線擬利用G234線,北部擬利用S314新線,形成干線公路合圍的大五環城區外部交通圈。
未來幾年,市場升級外遷將帶來巨大財富機遇,這意味著,未來幾年上百個市場,數千億財富的流向將會發生大挪移。顯然,無論是對于商家、投資客,抑或是整個城市而言,專業市場的外遷都將起到非凡的影響力。 鄭州晚報記者 蘇瑜
11家承接地 5家今年具備承接條件
近日,鄭州市政府印發2014年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重新公布了今年外遷市場名單。這份名單,與3月27日鄭州市公布的《2014年度新型城鎮化建設目標任務分解方案》相比有所調整。除科技市場今年暫不用搬外,其他市場都要搬。
名單發生變化,但外遷整體步調不會改變,只是時間早晚問題。鄭州市市場發展局副局長房廣明說:“鄭州市有300多個市場,除了農貿市場原地升級改造外,其余都要遷出三環。”
據悉,鄭州共有177家市場要完成“批發業務”的外遷。截至2013年,超過70家完成了搬遷。今年要遷54家,明年還有40多家。
2014年,鄭州明確54家市場要外遷。目前具備承接這些市場條件的新型商貿物流中心有5家。他們分別是:鄭州金馬凱旋家具CBD項目、錦藝輕紡城項目、中國中部(元通)紡織服裝品牌中心項目、鄭州華南城項目、中牟汽車產業園項目。
鄭州金馬凱旋家具CBD項目承接家具類市場,開建面積80萬平方米,8月底具備承接條件的面積21萬平方米。錦藝輕紡城項目承接紡織類市場,開建面積37萬平方米,今年年底具備承接條件的面積30萬平方米。中國中部(元通)紡織服裝品牌中心項目承接紡織類、服裝類市場,新開建面積12.6萬平方米,6月底具備承接條件的面積10萬平方米。中牟汽車產業園項目承接汽車及汽車配件類市場,今年年底具備承接條件的面積119.1萬平方米。
最引人注目的是鄭州華南城項目,其承接食品、藥品、鋼材、建材等生活消費品和工業生產資料類市場,5月1日已經具備承接條件的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
除此之外,今年開建的還有:承接小商品、食品及鞋帽類市場的鄭州金源百榮商貿中心項目,承接電子科技類市場的金水國際軟件園項目,承接海鮮凍品類市場的中部兩岸水產海鮮果蔬物流港項目,承接建材類市場的華商匯項目,承接服裝類市場的新密曲梁服裝批發市場項目。還有承接農副產品類市場的滎陽國家農產品交易中心,計劃上半年完成開發主體確定,爭取年底開工建設。
根據鄭州市《關于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的實施意見》,2015年年底前,要完成中心城區177家商品交易批發市場的外遷工作。作為這些外遷市場的承接地,上述已建、在建、計劃建設的11家新型商貿物流中心已初步呈現規劃的“一區兩翼”的格局。
專業市場 極具發展空間和增值潛力
目前很多投資者發現,新的商圈無論是土地成本還是商鋪租金都系相對較低,將會為投資者帶來更大的收益。“這類市場是在產業發展、升級趨勢下應運而生的,以國際化視野下進行規劃建設,在開創專業市場新紀元的同時,已經成為新政之下,投資者繼續樓市投資的一條蹊徑。”業內人士如是分析。
6月5日,著名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郎咸平蒞臨鄭州,出席由五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鄭州五洲城在國際會展中心聯合主辦的“郎咸平房地產投資專題講座暨五洲城主力商家簽約儀式”。
2012年至今的樓市調控政策持續收緊,限購、限貸、限價……住宅市場嚴厲受控。而房地產市場的另一分支——商業地產逆市利好。郎咸平認為,商業地產不僅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還能增加政府稅收、勞動者收入,是資本保值增值、抵御通脹的最佳選擇。
商業地產,是體現城市經濟繁榮和形象的重要載體。在眾多商鋪投資類型中,專業市場以其客戶明晰、服務精準、穩定性好、增值性強、回報率高、投資經營靈活等優點,被譽為最具發展空間和增值潛力的投資項目。
郎咸平以五洲國際所開發的項目為例,認為地段的優勢可以體現為傳統的城市核心區、符合當地民眾傳統置業理念的區域,或者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區域,規劃功能齊備的大社區項目。具備以上兩個特點的地產項目,就是最適合投資者選擇的。
從市場反饋的情況來看,目前,新興的專業市場銷售和招商情況良好。在新政下,具有穩定投資回報的商業地產無疑將成為以后樓市投資的主力,特別是專業市場將成為未來投資者繼續樓市投資的最佳領域。
外遷是趨勢 出城另辟新天地
“我不僅是第一批,還是主動搬過來的。”在華南城建材區安營扎寨做建材生意的王建輝,老店在東建材市場,“不管老市場上沒上名單,我都得趕快出來先占住位兒適應適應!我做建材7年,感覺東建材已經在萎縮了,與其坐等,不如自己開辟新地方。”
至于生意,做好賠一把心理準備的王建輝評價說:“比預期還要好一些,前天一天營業額3000多元,3個月后就能盈利。”
不過,他也得適應新的情況:“現在,零售客人少了確實沒人氣,以前的老批發戶,還不熟悉路,新的也還沒有機會吸引過來。就連在新市場購物網站上開的商鋪也還沒有一筆交易。”
和王建輝一起“心急吃熱豆腐”的還有10多家試營業的店鋪,以建材類為主,周邊正在進行的裝修工程,可以暫時照顧他們的生意。
而8月底,華南城將全面試營業。據了解,目前為開業做入駐裝修的已經有2000余家。
華南城營銷總監黃曉威告訴記者,目前華南城已具備承接條件的市場涵蓋小商品、五金機電、建材、汽摩配件和餐飲配套,“預計能提供5萬個店鋪,20萬個就業機會,完全建成后則最少有30億~50億元的稅收。再遠一點,加上我們的電子商務、倉儲物流,產值將超千億。”相比之下,火車站商圈現有老市場單體銷售額預計在50億元以內,其間的差距還是很可觀的。
“不會丟下老的零售客源,只是需要時間去適應。”黃曉威表示,在他們的規劃中,把市場一起遷出來的,還有把交通堵得水泄不通的演唱會、把孩子們玩樂空間壓縮成盒子的游樂場,作為頂端名品打折店出現的“奧特萊斯”也將進駐。“試想一下,大腕演唱會候場的時候來一頓浪漫晚餐,血拼幾件底價名品,或者邊陪孩子去游樂場,邊置辦家用……溜冰場、電影院、會展中心,要啥有啥。”
“對于嫌遠懶得跑的,也沒有關系。電子商務會在市場外遷承接地有更好的發展,比如我們會贈送每個商鋪一個網店,跟騰訊合作在微信上開通一個高級窗口,讓大家不出家門就可繼續享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便利。這塊市場也真的很大,別的城市的網站端午節一天就做到1個億的營業額,鄭州未來絕對要高于這個數。”黃曉威說,他們正準備承接高校畢業生在電商園區創業。待新市場的產業集聚形成規模化,有了鏈條,就可以給更多白手起家的年輕人創業的機會。
華南城所在板塊交通區位優勢非常突出。鄭州機場高速、鄭少高速、京港澳高速、繞城高速以及107國道環繞項目四周,鄭新快速通道、107連接線就在項目邊上,而東四環則從項目內部穿過,可謂四通八達。更為重要的是,華南城緊鄰鄭州航空港區,兼具地面和空中物流的優勢,可與航空港區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市場外遷是大勢,希望各方面能讓商戶們看到外遷的未來。到達全國重要城市,高鐵只需要3小時,航空只需要一個半小時,我們為什么不趕快抓住這么好的優勢?”黃曉威認為,“新的商貿格局會在未來5年內形成,鄭州的商貿物流業影響力會繼續數一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