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8 07:38:00 來源:重慶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譚建霞有著十年的銀行從業經驗,她告訴重慶晚報記者,現在不少市民已經熟練地將每個月的工資拿出來理財,這種“細水長流,積少存多”的理財思路,讓人關注。
老大姐
積極主動買理財產品
家住南坪的張阿姨今年已50多歲了,但在譚建霞眼中,她稱得上是一個時髦的人。說她時髦,是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銀行剛推出寶寶類產品,張阿姨就迫不及待地要將每個月工資拿出來,讓工資也錢生錢。中信銀行將推出薪金煲的消息還在國內流傳時,張阿姨已經找她打聽了兩三次。“薪金煲5月19日進入重慶市場,張阿姨第二天就來辦了手續。”
譚建霞透露,張阿姨與銀行簽約辦理薪金煲時,將自己的賬戶余額設定為1000元,每當賬戶余額超過1000元的部分將自動購買薪金寶。
建議:對于像張阿姨這種年齡在50多歲,不用考慮買車、買房、子女教育等大額支出的市民,可以將40%的資金用于購買較長期限(3至5年)的理財產品;將30%的資金用于投資短期限(3至5個月)的理財產品;將10%至20%的資金用于投資相對靈活的理財產品。每個月的資金盡量不要放在銀行存活期,可以考慮通過銀行類寶寶產品來增加資金收益。
月光族
買理財產品強制儲蓄
通過銀行類寶寶使得自己強制儲蓄,譚先生從一個月光族變存錢族。今年26歲的他,在市內一家單位做銷售工作,以前由于沒有理財意識,每個月的工資都要用光。譚先生的姐姐拿他實在沒辦法,最后只好將他的工資卡收來放在自己身上,每個月定量給弟弟生活費和零花錢,剩余的錢就幫他存起來。
姐姐幫弟弟打理工資,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在銀行類寶寶推出來以后,譚先生的姐姐讓他辦理了薪金煲,每個月的工資只留1000元在銀行賬戶中,超出1000元部分自動買成薪金煲進行理財。
“我現在每當用錢時,都要考慮一番了。我覺得用銀行類寶寶來強制儲蓄,還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譚先生說,自己的工資買了薪金煲以后,到ATM上查詢,顯示賬上只有1000元,還真舍不得用。“急需用錢時,在ATM上也可以及時取出薪金煲內的錢,但一想到要用老本,就會放棄取錢的打算。”
建議:理財是一種習慣,做與不做,一段時間以后的差別很大。建議像譚先生這樣20多歲、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通過銀行類寶寶、基金定投等方式來使自己強制儲蓄,從而告別月光族。
薪金煲或顛覆活期存款模式
市民的閑錢存活期,有的銀行是執行活期存款基準利率0.35%,有的銀行是在活期存款基準利率上上浮10%,但即使這樣,也遠遠比不上具有貨幣基金功能的理財賬戶收益。中信銀行重慶分行有關人士透露,5月19日才在重慶推出,截至6月12日,重慶地區已經有5萬多名市民簽約了薪金煲,金額已接近20億元。
薪金煲到底是啥?又該怎樣參與?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薪金煲是中信銀行攜手嘉實基金、信誠基金打造的一個銀行類寶寶產品。與互聯網類寶寶不同的是,即使市民將自己的所有資金都放在了薪金煲,急需用錢時,不用自己發出贖回指令,可以直接在ATM上取現,也可以在POS機上刷卡消費。
市民只需簽署薪金煲業務開通協議,并設定一個不低于1000元的賬戶保底余額,無需主動購買,賬上保底余額之外的活期資金將每日自動申購貨幣基金,最小認購額為0.01元,最大程度提高閑置資金的收益水平。
當客戶需要使用資金時,該行的后臺會自動實現貨幣基金的快速贖回,用以滿足客戶的實時取現、消費或轉賬等各類支付需求。薪金煲產品支持T+0贖回,24小時均可實時實現,單個賬戶單日贖回額度上限為50萬元,否則還得通過發出贖回指令的方式操作,資金到賬時間則要根據相關合同約定。
“對于銀行業來說,薪金煲可能會顛覆傳統的活期存款模式。”有業內人士認為,薪金煲可能會成為家庭余額理財的優先選擇,不排除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商業銀行借鑒該模式,與其他基金公司推出類似產品。
本期理財師
譚建霞,十年的銀行從業經驗,AFP持證理財師、CCWA3資質認證、CCWA-PB私人銀行顧問,具備銀行、保險、證券、基金、期貨、外匯等從業資質,擅長綜合家庭財富規劃,高端客戶綜合資產配置,管理客戶資產近十億,擔任多家媒體特約理財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