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1 08:19:00 來源: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昨日,省統計局公布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全省生產總值達7456.88億元,GDP增速為8.7%,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我省還首次公布了以季度為周期統計的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0.33元,實際增速為10%。今年一季度CPI,并沒有往年那么“兇猛”,時隔N久后重回“1時代”,這是“物價要降”的好兆頭?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7456.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7%,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1%,提高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長9.6%,回落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長8.2%,提高1.1個百分點。
解讀
8.7%增速,到底是快還是慢?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1282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超過全國GDP增速,是否意味河南一季度快跑?距離全年目標9%還有0.3個百分點的落差,是否代表完成今年經濟目標的任務很“懸”?
對此,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和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占倉均表示,一季度GDP增速雖未達到全年目標,但這并不影響我省完成全年任務。
“從現階段我國、我省經濟的發展情況看,已經不再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所以目前經濟增速略低一些,有利于將工作重心轉到提質增效上,并且會對我省結構調整,深化改革以及未來釋放更大的增長空間提供一定支持。”谷建全表示。
張占倉認為,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的表現只能作為參考,并不代表和預示全年宏觀經濟的整體走勢。第一季度一般處于政策制定階段,重大改革調控舉措尚未頒布和落實,經濟增長缺乏有效的原動力。
再者,分析三產增長、回落動向,張占倉認為,我省提出“做大工業、做強服務業”的目標,可以從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經濟穩定增長、服務業等相關行業保持較快增長中初見成效。另外,由于結構調整的原因,產能過剩和污染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之中,二產增速回落,也顯示了我省壓產、關閉污染企業的力度。
谷建全認為,一季度我省經濟增速略快于全國速度,實現了“始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目標;三產的變化表明,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初見成效,第三產業增長較快符合河南需要;一季度增速略低于全年速度,是我們主動調整結構導致,整個經濟運行在可控范圍。還有一個數字值得關注:一季度,全省財政總收入1014.76億元,增長13.9%,增速同比加快5.7個百分點。“這說明,我省產業結構調整收益漸顯。”谷建全分析,從經濟規律上講,服務業和高科技、高成長型產業對財政收入的貢獻“超群”,財政收入增多,證明這些產業在奮力成長,說明我省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比較好。
關鍵詞:錢袋子
一季度,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簡稱“城鎮居民收入”)6452.97元,同比名義增長10.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2%;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簡稱“農村居民收入”)2381.30元,同比名義增長12.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5%。根據從2012年四季度起實施的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2014年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0.33元,同比名義增長11.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0%。
解讀
咱的收入處在啥位置?
此次公布的一季度居民收入數字,是我省首次按季度核算的城鄉合一的收入水平。比之14204元、增速8.3%的2013年河南收入表現,一季度,咱河南老百姓的收入增長跑得不慢。“這是工資等福利政策調整導致。”張占倉分析認為,今年年初,我省調整了退休人員工資、省直機關工資、企業最低工資等,使工資性收入增長較快,而這也是我省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但對比全國收入數字,記者發現,一季度全國居民收入5562元、增長8.6%;全國城鎮居民收入8155元,實際增長7.2%;全國農村居民收入3224元,實際增長10.1%。在收入數字上,河南仍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但增速卻“全線”超越。“主要原因還是人口眾多,貧富差距較為明顯。”谷建全分析認為。
關鍵詞:CPI
解讀
CPI漲幅緣何回歸“1時代”?
這是時隔N久之后,以季度為單位統計的CPI指數,漲幅首次跌破“2”。記者查詢了2011年~2013年的季度CPI指數,均未發現低于該指數的數字。
CPI漲幅縮緊,是否意味著物價“溫和”甚至漲幅要比往年小?“雖說漲勢放緩,但物價仍然在看漲過程之中。這就是老百姓為啥會問:‘老看報紙上說CPI跌破幾了,可買東西還是覺得貴’。”省政府參事陳相成說。
今年省“兩會”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預計今年CPI漲幅在3.5%左右。那么,今年物價會不會“低開高走”?陳相成認為,“盡管物價指數短期內不會再有過去4%、5%的增長,但與老百姓關系比較大的物品,還是有漲價的可能。”
CPI漲幅重回“1時代”,張占倉認為與豬肉價格下降以及三月份我省出現了部分蔬菜掉價等現象有關。
亮點
目前除河南外,中部六省的其他省份尚未公布一季度經濟運行指數。而屬于2014年“河南第一季”的精彩大片,正在這個春天里火熱上演——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方面勢頭良好,從以下部分亮點中,就能“窺一斑而知全豹”。
【結構調整】高成長、高技術產業漸成氣候
一季度,全省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高成長性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4%,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2.9%;高技術產業增長15.9%,占比6.2%。同時,產能過剩的冶金、建材、化學、輕紡、能源等傳統支柱產業增加值增長10.0%,低于全省工業1.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六大高載能行業增長10.1%,低于全省工業1.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我省結構調整正在進行之中,壓縮產能過剩和污染產業,扶持高成長、高技術產業,效果初顯。”谷建全認為。此外,結構調整也顯現在投資之中,其中一季度,第三產業投資占投資的比重為48.0%,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高成長性制造業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51.4%,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傳統支柱產業低于全省工業投資增速7.9個百分點,同比降低2.8個百分點。
【產業集聚區】
貢獻值超過“半壁江山”
一季度,全省產業集聚區工業增加值增長16.2%,高于全省工業增速5.0個百分點,
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66.6%。全省產業集聚區投資占全省比重為49.3%。
(記者張渝實習生董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