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3 08:10:00 來源:河南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2014年,鄭州市住宅用地供應量比去年增加100多公頃,其中,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供應量比去年增加17.79公頃,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量較去年增加103.45公頃,商服用地和工礦倉儲用地供應量和占比較去年均有所下降。
導向
重點保障產業集聚區
和主體功能區
昨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國土局了解到,鄭州市2014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已發布。
計劃顯示,2014年,鄭州市國有建設用地供應量約為2005.47公頃,與2013年的1547.58公頃相比,增加了約1/4。
其中,市內五區計劃供應土地總規模為1293.91公頃(二七區為283.40公頃、中原區為285.65公頃、金水區為174.19公頃、管城區為293.65公頃、惠濟區為257.02公頃),鄭東新區計劃供應180.13公頃,經開區計劃供應228.94公頃(不含物流園區),高新區計劃供應302.49公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基礎設施用地供應量是647.06公頃,是去年的3.6倍,在整個建設用地供應量中的占比從2013年的11.61%提至32.26%。
對此,鄭州市國土局的解讀是,要優先保證具有高效、高輻射力的優勢產業的用地供應,支持重點產業集聚區和主體功能區的發展建設,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
對于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保障的是鄭州新區的土地供應,支持新城外部交通、內部路網、市政、環境等設施建設,促進功能組團開發,加快新城建設。
此外,還要重點保障市內五區產業集聚區環城發展用地,努力形成都市區產業集聚區環形帶,引導縣(市)及上街區產業集聚區向“兩軸一帶”(“兩軸”即鄭汴洛、新鄭洛兩軸,“一帶”即新鄭、新密、登封產業帶)布局。
供應
商住用地供應微增,商服用地減少
鄭州市今年的供地計劃顯示,普通商品住宅用地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量均比去年有所增加,但商住用地的增加量不大,占比下降。
在903.03公頃的住宅用地中,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供應量和占比分別是705.38公頃和35.17%,而2013年的數字為687.59公頃和44.43%;保障性住房用地為197.65公頃,占比為9.86%,而2013年的數字為94.20公頃和6.09%。
商服用地和工礦倉儲用地供應量減少。今年,鄭州市商服用地的供應量和占比分別為223.80公頃和11.16%,相較于2013年的317.10公頃和20.49%,分別下降了93.30公頃和9.33%。
工礦倉儲用地的供應量和占比分別為231.58公頃和11.55%,相較于2013年的269.08公頃和17.39%,分別下降了37.50公頃和5.84%。
鄭州市國土局有關人員表示,今年,將繼續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應,進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比例,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及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不低于住宅用地總量的70%。
分布
惠濟區商住地居首,鄭東新區排“老末”
從空間分布整體上看,就普通商品住宅用地計劃而言,2014年,二七區為108.92公頃,中原區為55.06公頃,金水區為61.87公頃,管城區為107.30公頃,惠濟區為132.01公頃,鄭東新區為54.75公頃,經開區為62.63公頃,高新區為122.85公頃。
保障性住房用地計劃是,二七區為37.55公頃,中原區為38.86公頃,金水區為31.60公頃,管城區為30.40公頃,惠濟區為12.25公頃,鄭東新區為17.47公頃,經開區為11.66頃,高新區為17.86公頃。
6月,鄭州市國土局將根據上半年計劃落實進展和市場狀況,及時進行供應計劃調整。
鄭州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稱,鄭東新區的住宅用地幾乎賣完了,經開區的商住地也在今年第一季度集中供應,金水區和中原區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已經啟動,因此,接下來的土地供應會集中出現在惠濟區、高新區、二七區和管城區。
“雖然優質地塊不多,不過,供應總量的增加肯定會對穩定房價起作用?!?/font>
另外,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保障性住房辦公室得知,今年,鄭州市公租房房源要從10多個項目中抽取,基本確定房源約4000套,由于公租房的交房條件要求比較嚴格,所以輪候時間尚未確定。
(首席編輯 方毅夫/制圖 河南商報記者 鄧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