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8 08:42: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2014年原油進口權方案基本敲定,規模門檻均有調整,很快就會出臺。”中石油內部人士在昨日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地煉市場與發展峰會間隙對上證報記者透露。論壇首位發言人——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鑫民以較大篇幅闡述了今年的原油進口權政策。“去年中國化工集團獲得1000萬噸原油進口指標,這個數據今年有望達到2000萬噸,具體方案還在研究中。”
上述不愿具名的中石油內部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2014年度的原油進口配額方案很快會出臺,規模將有所提升,對各類民企開放程度會更大。但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會獲得準入,門檻還是有的。進口權更大規模向民資開放,也是能源領域推進改革的舉措之一。”上述觀點與姜鑫民如出一轍。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要獲得進口配額,民企光有錢不行,環保等技術門檻還是比較高的。”
據公開數據顯示,去年整個地煉產能超過1億噸,開工率低于40%。地煉企業對于原油進口權開放一直有著很強的訴求。盡管地煉長期處于“上游吃不飽”的低開工率狀態,“但貿易權開放將平穩有序進行,不可能一下子放開。”姜表示。
目前民企面臨兩種選擇:一是作為獨立主體,完全自主組織進口;二是委托國企進行“代理”進口。姜鑫民指出,搞混合制經濟,完全排除公有制經濟,與現實并不符合。“就目前而言,民營企業完全獨立,成本并不劃算。”
去年中化集團獲得原油進口資質后,東明石化、中化弘潤、海化集團、廣匯能源等企業躋身該行列呼聲很高。市場人士表示,一季度有望見到獲得原油配額的新面孔。(記者 朱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