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效果初顯 54座城市成交量下滑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從9月30日開始,全國20多個城市相繼出臺樓市調控政策。有機構統計顯示,半個月以來,全國54座主要城市的商品房簽約量出現下降。樓市調控的效果正在初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本輪房地產調控措施是必要、有效的。
本輪樓市調控有哪些特點?樓市調控的效果如何顯現?一些大城市限購、信貸等政策的收緊,是否會對整體經濟產生影響?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6日,全國主要的54個城市當月合計簽約商品房住宅數量130944套,而9月同期簽約量為137483套,環比減少約7000套。其中,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環比分別下調了42%和16%,而深圳與廣州簽約量上漲幅度超過50%。同時,二線城市樓市開始整體降溫,上周二線城市合計簽約商品房住宅數量3.36萬套,已經連續兩周低于4萬套。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本輪房地產調控的特點是:見效速度快、執行力度強?!皬?016年9月30日,北京、天津發布政策以來,有22個城市出臺了不同力度的調控政策。和過去不太一樣的是,執行力度非常強。過去樓市調控要見到效果的話,基本是需要兩到三個月,市場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而且還會有一個恐慌性的‘末班車’,但是這一輪的房地產調控時間點恰好選在9月30日,而且經過一兩周的市場的落地之后,市場就快速地降溫,從我們來看,出臺政策的城市,房地產市場基本上都是從過去可以說是恐慌形容的市場急速地冷凍,部分城市處在一個明顯的降溫過程中?!?/font>
在市場機構已經發布的數據中,和9月同期數據相比,深圳與廣州簽約量上漲幅度超過50%。如何看待這樣的數據?張大偉給出了合理的解釋:深圳升級了限購政策、信貸政策,包括廣州也有一些調控,它是短期有個別城市追趕“末班車”的現象。廣州的成交量主要集中在假期期間,并不是在調控之后市場又火爆了,這是不存在的。從廣州、深圳我們掌握的一線的數據看,真實的成交、現在還有意愿購房和已經簽約的數字,環比跌幅已經超過30%,部分房價出現了微調,整個政策的力度還是非常有效的。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昨天(19日)舉行的今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慶前后對一些熱點城市采取樓市調控措施,是及時有效的?!按蠹抑涝?、9月份房地產價格出現了較快上漲,在這個時候,出臺一些調控措施,可以使房地產市場降溫,使它恢復到理性,而且對引導預期,抑制房地產的過度投資都有積極的作用。”
盛來運說,從10月份上半月的部分數據監測情況看,調控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些熱點城市、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的銷售在回落,還有少數城市甚至出現了環比下降。房地產市場高燒開始在退,房價走勢開始趨穩,及時出臺一些調控措施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
本輪各地集中的房地產調控是否會對整體經濟造成影響?盛來運認為,房地產調控對經濟影響不能夸大。因為這一輪的調控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主要是一些熱點城市,是局部的調控。盛來運還介紹說,今年以來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發揮了一定的支撐作用。根據初步測算,三季度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8%左右。
盛來運提出,這輪調控目的主要針對投資性和投機性需求,對剛需、改善性需求仍然還是支持的。房地產本身調控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房地產的大起大落對經濟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防止經濟的波動,目標最終還是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從這些角度來看,對全局的影響不像想象得那么大,而且后期的走勢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