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城鎮化城鄉一體化 更多特色小鎮將在鄭州出現
鄉愁是懷舊的,絲絲縷縷暖人心。在城鄉一體化中,如何留住美麗鄉愁,是鄭州市正在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
加強農村公路建設、解決“垃圾圍村”現象、發展特色小鎮……建設美麗鄉村,鄭州給未來畫了一幅美麗的藍圖。
【打基礎】
三年建297個農村交通項目
向“垃圾圍村”宣戰
打造美麗鄉村,基礎設施要先行。
交通方面,提高農村公路通達的密度和深度,逐步打通縣際、鄉際斷頭路,適當擴大對自然村的覆蓋。
未來,鄭州將在3年內建設農村公路和縣域路網項目297個,建設里程706.7公里。
農村,“垃圾圍村”現象亟待解決,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鄭州市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簡稱《通知》)提到,鄭州正式向農村垃圾宣戰。
《通知》提到,計劃建設13個鄉鎮垃圾處理場,并對650個村莊垃圾進行集中處理,新增垃圾處理能力2008噸/日。
其中,登封市建設13個鄉鎮垃圾處理場,在180個村莊建設垃圾集中中轉站,新增垃圾集中處理能力650噸/日。
【搞特色】
圃田、新密、滎陽等
特色小鎮建起來
近日,住建部發布消息,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等特色小鎮。
而鄭州也在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的征途上起步,通過因地制宜、特色產業發展,形成一批適度集中、布局合理、特色凸顯的小城鎮和美麗鄉村。
比如,鄭東新區的圃田鄉將建設具有列子文化特色的城鄉一體化示范小鎮。
列子,又名御寇,生活在戰國早期的鄭國,大約在今天的鄭東新區到圃田一帶。人們熟知的“愚公移山”、“杞人憂天”、“兩小兒辯日”等典故就出自《列子》。
此外,新密市的劉寨鎮軒轅圣境黃帝文化旅游創意小鎮、尖山風景區伏羲古鎮、白寨鎮桃花源理想小鎮、白寨森林小鎮、米村和盛嘉園創業小鎮、岳村特色產業小鎮6個特色小鎮也在建設。
滎陽也將重點打造賈峪新田特色小鎮。
【重開發】
引入社會資本參與
舊村拆遷不搞“千村一貌”
鄭州市委、市政府對于不同的村落建設有不同的要求,按照《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見》,要求如下:
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風貌村,要求充分考慮文化資源、自然生態保護的必要性和商業開發的可行性,在嚴格規劃審核的基礎上和確保民眾利益的前提下,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開發。
實施舊村拆遷的,不能“千村一貌”。要完善提升原有規劃設計,注重傳承鄉村地域特色文化和多樣化的建筑形式,加快安置房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試點要優選村莊,這不但要求完善基礎設施,建全公共服務,改善生態環境,更要亮化村容村貌,打造示范典范。
煤礦塌陷區和異地扶貧村要向有產業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好的地區搬遷,同時切實解決好搬遷民眾的后續生計問題。
【放戶籍】
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
全面放開縣城落戶
鄭州下一步將全面啟動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實現兩個“全面放開”,切實降低落戶籍的各種限制,讓各類居民同享政府公共服務。
據統計,2015年鄭州市常住人口956.9萬人,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多149.23萬人。
今后,鄭州將積極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并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履行同等義務。
下一步,鄭州將全面放開縣城落戶條件,進一步放寬中心城區落戶條件,允許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就業地落戶。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的落戶限制。
同時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推動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居住地享有辦理出入境證件、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機動車登記、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報名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和申請授予職業資格等便利。
推動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住房保障權利,將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