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樓市迎來“暖春” 改善性住房成“新寵”
![](file:///C:/Users/bianji/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QT14WU5N/25082358ef4ad60d943926[1].jpg)
如果說3月歷來是房地產市場的“小陽春”的話,那么今年成都樓市的“小陽春”顯然比往年更加“暖”了一些。數據顯示,上周(3月14日-3月20日)主城區商品住宅成交量持續上漲,成交面積20.24萬㎡,環比上漲14.59%;同時二手房在成交量持續上漲近四周后,成交量再次爆發。行業專家分析認為,樓市“暖春”來自于去年底以來各項新政刺激,同時改善性住房成逐漸成為購房者的“新寵”。
住宅成交量持續上漲成都樓市“春意融融”
下調銀行貸款利率、降低買房首付、提高公積金存款利率、降低交易契稅營業稅……隨著一系列樓市利好政策快速落地,2016年成都樓市的“小陽春”比過去“暖”了不少。
來自四川中原的監測數據顯示,上周(3月14日-3月20日)主城區商品住宅成交量持續上漲,成交面 積 20.24 萬 ㎡ ,環 比 上 漲14.59%。同時,主城區二手住宅成交量持續上漲近四周后,上周成交量再次爆發。上周主城區二手住宅 成 交 2235 套 ,環 比 上 漲24.72%。若成交量持續保持,本月成交量有望突破8000套。
對此,四川中原戰略發展部研究主管魯敏表示,成都樓市出現“暖春”的主要原因還是由于2月份出臺的降首付、契稅營業稅利好政策對市場的刺激作用,令各方對后市的信心增強,不僅開發商推盤加快,置業者入市意愿也有提升。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劉璐認為,國家政策持續釋放較大利好,不斷疊加之下肯定對成都市場的新房和二手房都有一定的正向影響。而且自2015年5月以來成都樓市本來就在溫和地回暖,連續10個月房價指數環比增幅為正。因此,在市場自身持續回暖和國家政策刺激共同作用下,成都樓市出現了“小陽春”。
改善性住房需求升溫成交套均面積破90平米
值得注意的是,與過去剛需占據絕對優勢不同的是,在這一次的“暖春”中,改善性住房需求成為了購房者的“新寵”。以上周成交為例,無論是商品住宅還是二手住宅,其平均成交面積都在90平米以上。
而來自成都市商品房買賣合同備案系統數據的數據則顯示,2015年成都市90-144平方米套型商品住房成交面積占比,近幾年來首次超過90平方米以下套型,達到45.3%。同時,中大套型商品住房可售周期也有所縮短。2015年末,全市90-144平方米套型、144平方米以上套型商品住房可售周期分別比2014年末縮短1.3個月、3.7個月,90平方米以下套型反而拉長0.4個月。
價位方面,中高價位商品住房成交占比也有所增加。2015年,全市9000-12000元/平方米的中高價位商品住房成交面積占比為11.8%,比2014年提高1.1個百分點。
住房消費結構升級成都人更愛中大套型住房
顯然,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正是今年成都樓市出現“暖春”的重要推手之一。魯敏表示,新政中的契稅營業稅下調就是針對改善性需求,對置業者有很大吸引力。
成都市房地產發展研究中心對此則指出,在整體房價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中高價位住房成交占比增加,意味著住房消費在向中高檔遷延。這說明近兩年來,人們不再只滿足于基本居住需要,對于居住空間有更高的要求,希望有更寬的活動空間,保證相對獨立的私密空間,希望有嬰兒房、書房之類的功能空間,從而涌現出商品住房新的消費熱點。
“其實這種現象本質上就是成都市住房消費結構升級,這反映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改善、社會的不斷進步。同時,消費升級也必將為樓市的進一步發展張本,促進新建住房品質逐步提升,將房地產業供給側改革推向深入。”成都市房地產發展研究中心方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