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可能下行趨勢 但不會大幅下滑
房地產去庫存基調未變
研究報告指出,1-5月,一二線城市累計成交土地金額0.55萬億元,同比增長64.3%,增速比1-4月高30.5個百分點。5月,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額1652億,環比增長60.3%,土地購置面積和購置金額均環比上升。據 交通銀行(行情601328,買入) 金融研究中心統計,5月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地王”頻出,共誕生69宗“地王”。地價不斷創區域內新高,不少地塊樓板價接近周邊在售新盤價格,5月儼然成為“地王制造月”。
雖然局部區域“地王”頻現,但并沒有明顯地帶動房地產投資,需要從 宏觀經濟大背景和行業分化的特殊現狀來審視房地產投資。目前房地產行業整體去庫存的基調并沒有改變,尤其是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樓市庫存高企,較大程度上影響房企資金回籠和投資意愿。作為市場主體,房企出于資金平衡和經營風險控制的考慮,一般會加快去化、縮減投資、控制新開工面積。這是房企應對市場調整、適應供求關系變化的正常舉措。
“地王”現象需全面分析
報告指出,2014年11月以來,在寬貨幣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開啟了一輪上漲周期,其邏輯是:貨幣寬松帶動住宅銷量增加之后,價格上漲;庫存回落之后,房企積極補貨,拿地增加,導致新成交地塊價格攀升,推動周邊房價進一步上漲。
從前幾輪周期經驗看,“地王”產生于“成交量持續向上-庫存去化周期明顯下行-房價持續上漲”的小周期區間,持續高地價往往伴隨著持續高房價,對未來需求會產生擠出效應,加上前期需求釋放得比較充分,預計成交量將明顯回落,未來邊際成交將持續走弱。同時,“地王”往往誕生于樓市小周期的高點,隨著成交量回落,房價漲勢將趨緩并逐步進入環比下降通道,進而帶來房企跌價準備的增長,從而影響房企的當期利潤。
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較大
目前在解決三四線城市樓市庫存方面,政策端調控的邊際效應在縮減,后續還是要通過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推進去庫存。對政府而言,除了繼續在需求端對購房者給予寬松信貸等支持外,應在庫存高企的城市嚴格限制土地供應,減少市場供應,通過一定的時間周期來改善供求關系。對于房企而言,需根據市場變化,靈活調整自身經營節奏,嚴格控制新開工面積。
三四線城市樓市也出現分化。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三線城市樓市基本回暖,最典型的是四個執行限購的一線城市的周邊三四線城市,如廣東的佛山、東莞,上海周邊的嘉善、昆山,北京周邊的燕郊等。這些地區的樓市基本呈現活躍態勢,尤其是一些中大戶型物業成交可觀。部分經濟條件較差、區位優勢不明顯的三四線城市樓市基本處于不冷不熱的格局。此類城市如果不采取積極的人口導入等措施,樓市反彈的空間不大。
從未來市場預期來看,一二線城市依然是房地產消費和投資的重要場所。三四線城市的投資投機氣氛更淡,但不排除會有一批改善型購房需求的積極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