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批樓市新政來襲 你的房子升值了沒?
近期大批樓市新政來襲 你的房子升值了沒?
上周深圳和上海紛紛緊急出臺樓市新政,上海出臺“滬九條”,大幅提高了購房資格和首付比例;深圳市政府也發布了樓市新政,大幅提高了購房門檻,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兩套政策,非深圳戶口購房條件社保年限從1年提升至3年,限購一套住房。對購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無房,且近兩年內無住房貸款記錄的,貸款首付比例仍繼續執行最低3成,首套房貸還清,二套房首付比例由三成改為四成。
深圳市規劃國土委數據顯示,3月21號到27號,深圳一手住宅成交776套,成交面積約8.37萬平方米,成交量連續三周下跌。當地媒體報道,深圳近兩成二手房業主下調報價。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頻頻出招,市場反應如何?樓市將走向何方?
馬光遠(央視財經評論員):
一線樓市政策趨嚴,降溫回歸常態是趨勢
盡管大家都認為深圳的政策跟大家預想得還是比較溫柔,但是整個市場明顯出現了觀望,我想現在包括上海,還有深圳,給大家傳遞一個信號,就是過熱的這種上漲或者說市場的非理性的這種上漲,是各個方面應該說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今天可以講政策傳遞出的信號就是要降溫,讓它回歸正常。當然這個正常不是說房價就此向下,而是說你回到一個正常的軌道上來。
尹中立(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
房地產調控要因城施策
這個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有點類似,資產價格有個特點,追漲殺跌,所以漲的過程當中,尤其是在快速上漲過程當中,它的交易量會急劇擴大,然后一看門庭若市,所以很多潛在的購買者就會恐慌性的慌不擇路,但是這個市場它有時候風向一變,它有可能交易量首先會出現一些變化,如果是用力過猛的話,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附加的問題。
姜英秋(財經評論員):
上海暫時告別“日光盤”,房屋買賣雙方博弈地位發生轉變
我能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比如說第一個就是在上個周末,從春節到現在,上海在周末的時候,第一次沒有出現日光盤,這應該是說樓市降溫的一個很明顯的跡象;第二能看到原來都是買家急,賣家不急,跳價的是賣家,但是現在每次講價的時候,買家開始有了降價的空間;第三剛剛說到大家的預期的改變,我覺得可能這個預期的改變,搞不好還是一個短期的改變,當然上海這次在調控之后,樓市已經回歸常態,但是它是不是能就此把這個房價穩住,此后都恢復到一個常態,我覺得可能還帶有一個博弈性的問題。
尹中立(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
上海深圳樓市調控強調因地制宜
如果說上海出臺的是史上最嚴厲的限購政策的話,深圳樓市的新政應該說還是溫柔一刀。至少有兩個原因導致了深圳調控政策不及市場的預期這么嚴厲:一是去年在深圳,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房價上漲了50%多,如果說加上前兩個月的話,就上漲了70%,所以漲幅特別大,如果用力過猛,有可能會矯枉過正;第二個原因,香港對深圳樓市的影響較大,香港其實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樓市已經掉頭向下,預期完全改變了,所以它遲早會影響到對岸的深圳的樓市,綜合考慮,深圳是相對溫和一點。
馬光遠(央視財經評論員):
嚴格規范購房者資格,純凈房地產市場
過去很多情況下,我們聽到有一些城市盡管有限購,但是這個限購的資格可以通過一些途徑解決,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們的資格出了問題,也就是說沒有資格的人其實要通過各種途徑獲得了買房的資格,所以現在其實是三點,兩限一查,查什么?查首付貸、過橋貸,包括購房資格問題,我覺得如果這個執行到位的話,它可能會整個市場來講起一個清醒的作用。
尹中立(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
首付貸和零首付是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加速器
中介機構提供的首付貸,實際上就是說讓買房的人自己杠桿加到了極致,也就是說對于銀行來說,風險控制一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有一個20%、30%的首付,假如這個房價跌了20%、30%,銀行不會承擔風險,假如他有了首付貸以后,就意味著買房的人他自己開始并沒有自有資金,所有的風險都轉嫁給銀行,這就是導致了所有的風險萬惡之源就是這種零首付。
馬光遠(央視財經評論員):
讓投資性買房行為讓位于剛需買房者
上海在新政前邊有一段關于房地產政策出發點的話,我覺得特別好,他講我們仍然要滿足居住需求。根據這個基點來看的話,我覺得我們可能在整個政策完善的過程中,考慮怎么樣把我們的行政性的這種調控逐漸(讓渡)給市場化,也就是說讓真正需要住房的人,他能夠不因為這樣的限制條件,而把那些我們需要限制的是哪些人,炒房的,投資的,讓他排到第二位。
映象網房產頻道為您提供全方位的置業服務!映象房產是河南最專業的房產網站,致力于為房地產業界、購房者提供各類服務與咨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