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7 08:13:00 來源: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2014年已經過半,過去的這半年,炙手可熱的樓市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樓市交易慘淡,庫存卻節節攀升,為業績焦慮的開發商、代理行都在苦思促銷妙招……賣房人煩心,買房人也很苦惱,各種促銷風生水起,到底是要趕快出手還是再等等看?
仙人居處千畝江南山水 一房、兩房首付2萬 三房首付4萬
看剛需大盤來騰訊房產 首付最低3萬 騰訊大豫網7.13日看房團
“漲價”、“日光”、“地王”仿佛就是昨天的事,不過轉眼間,“下跌”、“觀望”、“博弈”、“維權”等關鍵詞就紛紛登上了各家門戶網站的首頁,市場從紅臉到黑臉的轉變如此迅速,而在這部樓市大戲中,不同身份的主演、配角們的表情變化也是精彩紛呈、耐人尋味。
第一幕戲 小小案場上演“四國大戰”
領銜主演:銷售顧問
王猛進入房地產行業已有4年了,其間,他參與過金地自在城、保利香檳國際、萊蒙水榭春天等多家品牌樓盤的銷售,每次業績都是數一數二,因而年紀輕輕就被人稱為“猛哥”。王猛現在在河西一家樓盤做銷售,作為資深的一線銷售人員,王猛對于樓市的冷暖變化也最有體會。
“和許多樓盤一樣,今年項目也做了不少拓客的活動,進科技園、去明基醫院外展,買房送油卡等等,以前很少有這樣的活動,優惠更別提了。”不僅如此,王猛說案場的代理公司也由去年的2家變成4家,小小的案場上演起“四國大戰”,還有末位淘汰制,深感“壓力山大”。
市場不好,項目的銷售業績也沒往常那么牛了。雖然5月底的一次開盤,該項目推出的355套房源曾1小時去化一半,攬金4億,但要知道放在去年,它可是托關系都一房難求的神盤。“去年1個月至少能賣到100套以上,今年月成交能有50-60套就不錯了。”這樣的行情下,原本賺得盆滿缽滿的銷售員薪酬也相應縮水了一半,不過見慣樓市沉浮的王猛也看得開,“就當做是對自己的一種鍛煉吧”。
第二幕戲 以前坐等客戶上門現在頻繁出擊
領銜主演:房產策劃
河西某樓盤的房產策劃向筆者大吐苦水,“今年的客戶相比去年要計較得多”。該房產策劃人員表示,不像去年很多時候都是客戶在搶房子,今年很多客戶都會有各種借口不買,比如有的客戶覺得時機不對啊,有的客戶會說自己手上現在沒有足夠的現金等等。
這個時候營銷策劃就會針對客戶的不同情況做解決方案。“比如有些客戶說自己手頭資金不足,我們就推出了一成首付的活動,比如有些客戶說時機不對,那我們可能就會創造時機,推出限時限價的活動等等。”該策劃人員表示,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在營銷上也會更多傾聽客戶的聲音,順應客戶的變化,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另一家商業項目的房產策劃人員則表示,以前是等著客戶上門,現在則是房產策劃想著怎么帶領銷售人員走出去,包括策劃各種各樣的拓客活動,把產品主動推出去。“之前做活動多是在售樓處做大型活動,造造聲勢,大概一個月只有一兩次的樣子。現在幾乎每兩天就要做一次活動,唱歌跳舞發禮品之類的。”該房產策劃人員告訴筆者,他們近期還做了一個項目的小沙盤,經常把這個小沙盤搬到社區和商場去巡展。
當然,這種時候對銷售人員的要求有所提高,要力爭服務好每一個到場客戶,“因為每一個客戶都很珍貴”,該房產策劃表示,現在售樓處幾乎每兩三天都要做一次培訓,“沒客戶的時候就培訓售樓員。”
第三幕戲 一天6個樓盤輪番電話“轟炸”
領銜主演:開發商
劉川的買房計劃原本定在今年4月,由于資金沒到位,拖延了一個月,沒想到這一等,市場行情完全逆轉了。“原本周末去中介,看房的人很多。隔了1個月之后去,門店冷冷清清的,中介見我又回頭看房,特驚喜。回來后,當天至少打了5-6個電話催我下定。”
同時劉川也發現,1個月的時間,原本扶搖直上的新房價格也出現了松動,“之前在板橋的一家樓盤看盤,基本沒什么優惠可談,后來銷售員打了好幾通電話給我,稱售樓處有個神秘大優惠,讓我一定去看看”。
現在,劉川經常會收到各大售樓處的促銷電話和短信,一成首付、半價搶房、買房送寶馬等等。最多的一個周日,劉川甚至接到了6家樓盤的電話,江寧、江北、仙林的盤都有,讓他不堪其擾,“我估計是房子賣不動了,開發商著急了”。
最近聽說城東有樓盤甚至開出了“8”字頭,價格一下子回到5年前,劉川買房更淡定了,“接下來估計降價的樓盤越來越多,再等等,有合適的就出手,打算在年前完成買房”。
第四幕 戲月入過萬的好日子遠去了
領銜主演:二手房中介
王玉全是中原地產奧體新安江街店的一名經紀人,盡管目前的二手房市場不太景氣,但王玉全每天仍然忙得不可開交,只不過這次換成了賣新房。王玉全所在的中原地產一直都有新房銷售業務,但近兩個月來,門店新房的銷售比重卻從先前的10%~20%上升到60%~70%,大有反超二手房之勢。
這個月,王玉全已著手了兩套新房的銷售,“現在奧體不少新房促銷力度大,選擇多,價格又有優勢,相比之下,二手房很多不滿5年,總價高稅負重,加上貸款難,客戶存在觀望心理。很多客戶看不到合適的二手房,我們就推薦去新房看看”。
能說會道的王玉全算是門店的銷售“明星”,但很多初入中介的新人就沒這么幸運了。“去年市場好,隨便賣都能月薪過萬,但現在新人過來,很長時間只能拿到2000元的底薪,干不了多久就離職了,人員流動非常頻繁。”
第五幕戲 車多人少“黑的”也打價格戰
領銜主演:黑車司機
從地鐵站的出口一出來,就能看到不少面包車甚至小轎車停在路邊,看到有人出來,本來或閑聊或低頭看手機的車主們立刻一窩蜂地圍上來,熱情地招呼你去坐他的車,王健也連忙掐掉手里的煙,擠上前去。
王健專門在地鐵站附近做載客生意的時間不算長,大概一年多。王健說,因為附近有好幾家樓盤在售,所以坐他車的不少都是看房人,還有去遠一些的句容看房的。
“去年我剛做這行的時候,跑一趟仙林湖15元,要是去句容,至少20元起步。”因為去年看房人多,連工作日都不間斷,要是周末的時候,更是忙得不可開交,王健說,別看自己干的是藍領的活,一個月的收入“那可比坐辦公室的白領都多”。
王健坦言,今年的生意不如去年火了,有的時候等一天都帶不到什么人,因為車多人少,現在連他們都打起了“價格戰”,面包車賣出了公交車的價,每人只要兩塊錢,開轎車的王健收入也相應減少了。
不過讓他開心的是,最近幾周,去仙林湖看房的人又慢慢多起來了,“聽說是開發商降價了”。
評論
你看,你看樓市的臉
又到了年中盤點的時候,但對于一貫“高歌猛進”的房地產市場而言,今年上半年的各項指標看上去并不美。
僅就南京而言,網上房地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南京樓市上半年賣房30386套,同比去年大跌26.5%。與此同時,南京樓市的庫存量,從年初的35552套,到6月24日的41684套,猛增了17.2%。
再看南京房價,365地產家居網對今年上半年南京97家主力在售樓盤的調查顯示,有48家樓盤價格出現了上漲,還有4家樓盤價格下跌,而去年122家主力在售樓盤中,有82家上漲,占比近七成,而且從漲幅上看,開發商也都“克制”了很多,以微漲居多。
各項數據無一不在印證,樓市正在“變臉”。多數專家都認為,這樣的調整和變化是符合市場規律的,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就表示,去年那么高的漲幅和成交量是不可能持續的,“哪有那么多韭菜可割?”
市場步入調整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與往年因為政策因素導致的市場蕭條不同,這一次的調整是在政府沒有任何加碼調控狀況下市場自發的反應,是市場的調控之手在發揮作用,正因為此,本輪調整周期和調整深度可能較以往更長。
王石在萬科B轉H股上市儀式后甚至稱,房地產市場調整期可能會持續2~4年,甚至更長時間。
下半年的樓市會否“入冬”,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