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6 08:46:00 來源:北京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一線城市6月土地出讓基本進入收官階段,臨近上半年尾聲,土地市場受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已逐漸固化。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除了北京本月無經營性地塊成交外,上海、廣州、深圳分別進入了土地市場低潮期,如果說此前北上廣深土地市場成交成績不好還可以將原因歸結于地塊條件不好等因素的話,那從6月的情況來看,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熱度已經穩降無疑了。
據各地土儲部門官網公開信息顯示,廣州最近成交的兩地塊均以低價成交,而且上海、廣州日前甚至還出現了多宗流拍地塊;而深圳本月僅成功出讓兩宗土地,出讓金總額不到2億元,同比下降六成。而北京中原地產發布的統計數據表明,截至6月23日,一線城市6月僅成交15宗土地項目,合計成交額46.1億元,平均土地溢價率僅為2.3%,與最近一年平均30%的溢價率相比,相差超過10倍。而且以目前待售土地質量、底價計算,預計北上廣深6月土地總成交額將低于200億元,創今年以來新低,土地市場降溫現象明顯,業內基本確定土地市場正式隨房地產行業轉冷進入了下行時期。
“其實,市場下行,銷售量受到壓縮,土地市場由熱轉冷已成不爭的事實。”北京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坦言。而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教授陳國強更直指一線城市日前成交的不少地塊,尤其是北京此前成交的一些地塊沒有達到同等條件地塊原本應有的成交價格。具體而言,張大偉分析稱,從房企目前的拿地動作可看出,“底價成交”幾乎成了近期土地市場的寫照,而標桿房企拿地謹慎的程度也愈發明顯。6月內,萬科等20個國內大房企拿地投入僅110億元,且除了中海、恒大、招商、富力、華潤五家企業外,其他15家企業在6月已經停止了拿地。
此前,曾有專家表示,前幾個月一線城市土地市場偶見的降溫現象只是因為地塊本身條件不好或者各地土儲部門減少了地塊供應。然而,在目前市場的狀態下,陳國強等多位業內人士也坦言,之前被認為難以受到房地產行業降溫影響的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短時間內很難再現此前的火爆,尤其是去年末北京不少條件一般的地塊也被熱捧的局面已經過去。“當前房企與客群之間的博弈已經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在信貸收緊、自住房供應等多方因素的沖擊下,供需雙方的市場預判已經出現轉向,購房者觀望情緒增多,而房企‘讓利跑量’心理漸占上風,供需格局已經悄然生變。”張大偉表示,房企在銷售不佳,就連部分龍頭房企都上漲乏力且去年土地儲備充分的情況下,受資金鏈趨緊影響,雖然開發商對一線城市地塊仍有一定渴求,但購地已趨于謹慎及理性,同時政府亦在房地產市場降溫之際放緩推地步伐,推出的地塊難以以較高溢價成交,從而導致溢價率回落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