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2 08:02:00 來源:羊城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荔灣區文昌北路一棟三層高的磚木結構老房前晚內部發生坍塌導致一名八旬老人被困受傷。昨日早上這名老人已康復出院回憶起當時一幕他嘆道:“要不是我從三樓掉到了二樓早被砸死了。”記者昨日走訪發現類似這類搖搖欲墜的老房在西關老城一帶隨處可見產權不清、維修機制不完善讓這些處于“失管”狀態的私人老房走入了“想修沒法修”的死胡同。
回放 被埋阿伯從三樓
掉到二樓逃大劫
連日暴雨讓文昌北路229號——1棟早已病入膏肓的老房轟然倒下。事故導致一名八旬老伯被困屋內后被消防員救出送往醫院救治。昨日早上這名老伯已經康復出院在家人的陪同下又再次來到事發現場想進屋拿回自己的戶口簿等私人物品。回憶起前晚的那一幕老伯至今仍心有余悸“當時我在三樓和老伴吃飯突然樓面就開始坍塌了。”突如其來的災難讓老伯猝不及防整個人不自覺地從三樓的樓梯直接滑到了二樓。但恰恰是這個突發狀況救了他一命老伯剛掉下二樓整個三樓就開始坍塌“如果當時還在三樓的話估計我就被砸死了。”
昨日早上部分住戶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返回家中收拾私人物品。至于居民何時才能回遷有房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他們正在對屋內雜物進行清理房屋如何維修還要等勘測完后才能定。
記者了解到該房子是私房樓齡至少有七十年屋內早已被白蟻蛀食搖搖欲墜。有住戶表示早在房屋塌倒之前的一個月他們就曾向街道以及房管部門求助工作人員不久前才來看過但沒想到幾場暴雨過后房子就倒了。
事實上由于產權不清該房子的修繕事宜一拖再拖。有住戶表示該老房為廣州橡膠集團向私人業主承租的宿舍此前住戶們也曾希望對房屋進行維修卻被告知要業主本人來才能報建但至于誰是業主他們也不清楚。到了事故發生后的昨天有工作人員也坦言他們將情況通報給了廣州橡膠集團希望他們可以負責維修但卻被告知該集團早已倒閉該房子不屬于他們管理“對方告訴我們要找就找星球輪胎廠目前我們還在核實當中。”
走訪 老私房長年“失管”致隱患重重
“西關很多私人老房有安全隱患連業主都不愿意管這是房子倒塌的罪魁禍首!”一名房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得知昨晚的老房坍塌后曾有如此感慨。記者昨日走訪西關一帶發現類似存在安全隱患的老私房比比皆是而長年“失管”導致這些老房一直得不到有效修繕。
荔灣區昌華東街4號是廣州東風紙箱廠承租給職工的單位宿舍與坍塌的文昌北路229號有著近乎相似的身世。這座五層高的民房的底層住著退休職工伍伯。房子外墻早已剝落暴雨時不時還會水浸“你看外墻都已經風化了隨手都能剝下一大塊。”伍伯對此早已習以為常。對于修繕這座老房他從來不抱希望“紙箱廠早已破產重組目前只剩下一個機構在這里根本不知道找誰來修繕這座房屋。”目前樓里還住著40多名住戶基本上都是老人家“有能力的早都搬走了只剩下我們這些人在這里。”
同樣為老房修繕而煩惱的還有住在昌華新街9號的陳姨。陳姨的房屋是華僑屋業主早已遠居加拿大留下親戚、看房人幾戶住在這里。近年院子的廁所里長出了一棵參天大樹大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白蟻墻壁、橫梁、家具都曾被白蟻蛀空。陳姨想請人把樹鋸掉卻被告知要收三千多塊錢。但由于國外業主早已去世房屋產權人構成變得相當復雜而其他住戶也不肯集資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眼見房屋隱患越來越嚴重陳姨除了每天提心吊膽別無他法。
根源 機制僵化導致老房“想修沒法修”
然而在一些內部人士看來就算產權、金錢這些問題都理清楚了老房子也不是“你想修就能修”。據了解早在2007年規劃部門根據《物權法》制定了“原狀修復”原則這成為如今老屋重修的“攔路虎”。有內部人士透露“原狀修復”意味著原來磚木結構的老屋如果要重修必須維持磚木結構。如果硬要改變建筑材質業主也可以去規劃部門進行報建然而不止一名內部人士向記者坦言由于老屋普遍達不到報建規范能成功報建的幾率幾乎為零“你想象一下我只是修一間兩層高的民房又要涉及征地、又要出紅線圖這也太不現實了吧。”相關人士坦言這無疑極大挫傷業主維修老房的積極性“業主要修屋肯定是希望把磚木結構改為水泥框架結構這樣既安全又符合現行消防法規但你讓他奔波一大輪最后告訴他只能修回磚木結構誰愿意去修啊?”
據了解這種老屋修繕的尷尬困局近年來逐漸引起不少爭議然而現狀卻一直無法得到改變。有內部人士曾坦言政府在危房管理這一塊上應該把具體事項下放不應該大包大攬“具體做法還是要盡快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激勵業主自行自律去修屋當遇到問題時老百姓能找到相應法律法規去遵行而不是像現在落入‘想修沒法修’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