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6 08:36:00 來源:北京晨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房屋嚴重變形,墻體歪斜明顯,門窗對齊閉合難,開門要借助工具……國內多個城市二三十年前建的一批居民樓的潛在問題,如今在部分地區開始集中爆發。但是如何處置這些危房竟成“天下第一難”。
現狀:每天“在搖擺”
記者近日走訪多個城市部分危舊房小區發現,不少樓房變形嚴重、墻體歪斜、墻壁裂縫明顯、門窗無法閉嚴、房屋漏水、樓房有震動搖晃等問題。有居民稱夏天開門經常要使蠻力或用銼刀,甚至每天會感到房間“在搖擺”,“有幾次因為關不上門,用力帶門時震碎了好幾塊玻璃”。
華東地區某中等城市老城區一幢建成25年的六層樓房,日前被鑒定為整體危房。住戶張暉說:“四樓陽臺開始有裂縫了,往北傾斜。這情況已有四五年,頂層的主梁都已經開裂了,隨時有倒下的危險,屋內墻體也空心了。”居民胡大媽說,最擔心是刮臺風的時候,感覺房子隨時要倒掉。
整治:通常拖字訣
一些基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人稱,處理危房大致有三種思路:住戶集資,原地重建,規費、配套費等涉及政府費用的免繳;結合區域規劃,納入新建范圍,盡量把危房容納進去;對情況緊迫的危房,政府回購“兜底”。
記者調查發現,危舊房居民與有關方面溝通存在大量問題。不少居民認為,房屋狀況在不斷惡化,鑒定結果卻是C級,反復加固無法根本解決問題,為何不能拆掉重建?何時才能搬離隨時可能倒下的危房?但因在拆遷方案、撤離時間、安置補償等方面與有關部門無法達成共識,只能一直拖著。
有住在危房的維權代表表示,從1993年起就走上維權之路,至今已21年,諸多問題依然沒有進展。他們所住的房屋不斷惡化,在1993年被檢測為“局部嚴重損壞房屋”,到2000年時,房屋被定性為“嚴重損壞房屋”,東北角的傾斜率由2010年的13%。變為15%。。
在東部一沿海城市主城區樓道內,墻上張貼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發布的通知,稱建筑整體評定為D級,是整體危房,建議“適時拆除重建”。住戶們說,通知貼了一個多月,但是沒有相關人員來修繕或者告知他們接下來該怎么辦。
住戶:意見難統一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樓房沒有明確建設標準和規范,無房屋監理,地基、間距都沒有明確規定,甚至都不打樁。建筑標準欠缺,施工隊建設資質差,監督管理不到位等都為房屋質量安全埋下隱患。與此同時,責任不明晰、方法不統一、資金難籌措讓危房解危進展緩慢,遭遇較大困境。
記者調查發現,危房產生原因涉及多個方面,而改造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本樓及周邊居民同意,還涉及小區規劃、多部門協調等,這些問題造成了很多危房一直久拖不決。
朝暉六區67幢的危房的產權單位是浙江工業大學,學校房產部門負責人王雷表示,推倒重建需要所有住戶同意,目前來看,住在五六樓的住戶希望重建,因為以后能坐上電梯。但是住在一樓的大部分是老人,他們不愿意再為此折騰。不少城市的危房都面臨此遭遇,由于產權單位和政府部門常遭到居民聯名反對,工作難以開展。
據新華社
■新聞鏈接
危房評定標準
危房,即危險房屋。 據《城市危險房屋管理規定》,危險房屋是指,“結構已嚴重損壞或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有可能喪失結構穩定和承載能力,不能保證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等級劃分
A級:結構承載力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未腐朽危險點,房屋結構安全。
B級:結構承載力基本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個別結構構件處于危險狀態,但不影響主體結構,基本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C級:部分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構成局部危房。
D級: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幢危房。
■新聞追蹤
上海倒塌老樓
是拆遷遺留
據央廣消息 5月4日凌晨,上海一老式居民樓倒塌導致2死3傷,相關部門稱液化氣鋼瓶爆炸所致,居民并不認可,稱“房屋過于老舊”是倒塌主要原因。甚至有居民表示,該樓本是待拆房屋。
附近居民指著一個完好無損的液化氣鋼瓶稱,這恐怕不是真正的原因。據居民介紹,倒塌的242號附近被金軒大邸小區開發,只有這棟樓因為拆遷問題被遺留下來,由于房屋破敗不堪,許多居民都已搬走,空下來的房子由“戴老板”進行出租。甚至有居民稱,戴老板的房子是從動遷組借的,本是待拆房屋,被他出租牟利。為證實這一消息,記者來到虹口區舊房改造與拆遷指揮部嘉興社區分指揮部,一名姓姚的主任卻打起了太極。
有居民為證實“房屋過于老舊導致坍塌”,出示了一張虹口區房管局嘉興房管辦事處要求居民對房屋進行全面自查、防止塌屋傷人事故發生的通知,落款日期是今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