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8 08:49:00 來源:東方今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進不了好小學,就進不了好中學;進不了好中學,就進不了好大學;進不了好大學,孩子這輩子就完了。”《中國式離婚》里的這句臺詞,反映了時下不少家長的真實心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家長們如果有能力,都希望買一套學區房,盡量讓孩子接受相對好一些的教育,使以后的道路走得順當一些。
【故事】 “傍校買房” 可憐天下父母心
昔有孟母三遷,擇鄰而居。今有為了子女上學,而“傍校買房”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眼看王女士的女兒就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為了讓女兒能在一所好點的學校上學,從去年開始,王女士就不停地看房、比較,她將目標鎖定文化路一小周邊。幾番比較之后,王女士最終選定了一套位于文化路的房子。由于地處市區中心,房子單價有點高,“為了孩子的將來,這點付出是值得的。”王女士說道。目前,王女士一家住在鄭州南三環附近某小區,“當初買這里,主要是因為價格比較便宜。當時也是沒有考慮到孩子以后的上學問題,所以現在才這么折騰。”由于對目前房子周邊的學校不是很滿意,最終王女士一家決定重新購置一套“學區房”。
“不需要太大,60平方米左右就行,也不需要精裝修,廚衛齊全能直接入住即可。”如此簡單的條件,就是馬女士對學區房的全部要求。“就為孩子初中時能分個好學校,我跟著陪讀幾年,等孩子初中畢業我就把房子賣掉,既讓孩子舒舒服服上了名校,等孩子畢業后房子還能再升值,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馬女士對東方今報記者說。事實上,大多數購買學區房的家長都抱著這樣的想法。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家長的心聲。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不少購房者對學區房頗為青睞,有機構曾做過一項調查調查,70%~80%的購房者買房最看重教育配套。“買房基本上就是為了孩子,其他條件我可以不在乎,但是上學必須方便。”購房者陳女士稱。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為人父母都有的情結。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家長們就開始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努力。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學校更要挑最好的。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想要上最好的。當前,畢業季和開學季接踵而至,優質教育資源依舊緊張,“幼升小”、“小升初”的壓力也點燃了各大名校周邊的學區房的交易熱潮。
【調查】 “孟母三遷”擇稀缺教育資源而居
家長們深知,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享受過優質教育資源的孩子未來將擁有不可限量的優勢。名校教育成為萬人爭搶的香餑餑。但鄭州優質教育資源少而不均。
而鄭州作為河南的省會城市吸引著眾多的外來人口來此發展。“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外來人口想在鄭州扎根,孩子的未來也要從鄭州開始,在眾人的競爭之下,名校資源更被稀釋。所以當房地產項目和教育資源結下不解之緣時,學區房受追捧就是理所當然之事。一旦某個樓盤和優質的教育資源有了合作,其銷路就不成問題。
家長們效法“孟母三遷”,受盡顛沛之苦,傾盡全家所有,目的只有一個:爭奪本就不多的稀缺教育資源。
有業內人士指出,家長們熱衷學區房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在鄭州目前優質教學資源緊缺的情況下,購買學區房的確有利于孩子進入更好的學習環境。所以,很多家長及不少外地購房者都會成為學區房消費的中堅力量。另一方面,學區房具有很強的抗跌、保值的特點,是許多投資者眼中的黃金屋。
投資者李先生表示,學區房在保值方面往往比非學區房高出一兩成,而且對于家長來說,買一套學區房就能上戶口,待孩子一畢業再高價賣出,完成學業之余又賺得盆滿缽滿,何樂不為?下家也可以這般操作,如此擊鼓傳花,學區房的租與售將始終保持亢奮的狀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區房是現行教育體制下的產物。想要學區房從亢奮變得‘冷靜’,首先要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而這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相關專家表示。
貼士
購買學區房
需注意幾點
購買時間和地區要謹慎考慮
學區的劃分每年會有一次微調,在一年一度的調整中,一些小區會被劃出學區范圍;另外,同一條馬路,甚至同一個社區,也存在分屬兩個學區的問題。
支招:面對每年一變的微調,最好了解一下近幾年的學區劃分情況,再對比選擇一些相對處于學區中心地帶的小區;再者,在購買的時間上一般比入學時間提前2~3年即可。
盡早落戶也是關鍵所在,在購買前清楚了解該小區劃分學校的入學政策,買房后盡早落戶,以免因為落戶時間不符合規定,孩子不能入學。
購買學區房要有前瞻性,小學初中一步到位
很多家長都想孩子進入優質的小學,隨之進入優質的初中,一步到位。但很多家長在選擇小學的時候卻沒有弄清楚其對應的初中,到小升初時才發愁。
支招:公辦小學都有對應的初中,在選擇學區房時,不僅要考慮小學的實力,也要考慮其對口初中的情況,綜合考慮后再定奪。
所謂“就近入學”可能是陷阱
很多家長都誤以為“就近入學”就是指家庭住址離某所小學最近的,就能入讀該小學,或者某所初中離就讀的小學最近,就能入讀該初中。其實不然。“就近入學”是指在距離居住地一定范圍內的學校就讀,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劃分范圍。
支招:在購買學區房之前,家長可在該區域的教育局咨詢學校的學區劃分情況,不要輕易相信商家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