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3 08:27:00 來源:今日早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2頁)
15棟神秘的別墅,成群矗立在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孟鄉山下村達5年之久, 誰是開發商?哪些人是別墅主人?當地村民稱毫不知情。詭異的是,別墅群兩次被當地國土部門責令停建,并多次下達處罰通知書,甚至到法院申請強制拆除,但均不了了之。直至去年全省統一進行“三改一拆”行動,該違章別墅群仍安然無恙,讓村民更為迷惑不解。
連日來,記者對群謎一樣的別墅進行了一番調查。昨天,金華開發區管委會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確定,該別墅群沒經過國土和規劃部門審批,屬于違建。國土部門曾先后兩次對其進行查處,至今一直未能拆除。當地國土部門還查實,別墅群所在的“南山翠竹”小區的建設主體,是蘇孟鄉山下村經濟合作社,小區存在未批先建和違法用地等情況。按法律規定,這些違建應拆除并恢復土地原貌。
村民
他們眼里這是謎一樣的別墅群
“南山翠竹”小區坐落在蘇孟鄉山下村,從金華市區驅車,約20多分鐘就能到達。
這幾天剛下了雨,記者來到村里發現,“南山翠竹”就在南山腳下,不遠處的南山云霧繚繞,空氣清新,幽靜,鳥語花香,一幢幢豪華別墅錯落有致。
獨立的庭院,寬敞的過道,四周綠樹環繞,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還真有點悠然見南山的感覺。
走進小區,卻格外安靜,除了幾名裝修工在刷墻外,幾乎找不到人。
記者數了數,小區共有15幢別墅,單棟別墅花園面積就至少有六七十平方米,部分別墅已裝修完畢,有幾幢正在裝修,有的裝修得很考究,有的還在花園種了菜、養了雞。
“主人是誰?房東哪里人?”記者問一名正在刷墻的工人。刷墻工回答:“房東是金華市區的。”
記者發現,主人家的裝修材料,用的基本是品牌產品。幾幢裝修好的別墅,主人家只雇了人幫忙看管。一名看管房子的大伯說,這里的別墅主人都不是附近村民。記者發現小區保安也不在崗。
這些別墅到底是誰的?在村口,記者碰到了幾名村民。他們說,房子是山下村民的,但房子已賣掉了。
幾位村民的意思是,對于這些別墅,他們也說不清楚是誰造起來的,只知里面的別墅基本上是賣給外地人,屬于自己村里的,也就一兩戶人家。但大家都知道,這些房子是沒有房產證的。當年村干部說,只要村里人有錢,就可以去招投標建造,但村民一般都沒有實力去造這種別墅的。
購房戶
房子是向蘇孟鄉政府買的
7號別墅主人陳先生,是一名退休干部。
昨天,他正在自己別墅的花圃中整理菜地。
“我的房子,是2009年向蘇孟鄉政府買的,當時交了120萬元。有的房東,是轉手從別人手里買的,有的花了150萬元,有的花了200萬元,數額不等。”陳先生說,購房之初,鄉政府承諾,交足購房款后,會簽訂購房合同的,但后來因相關部門查處,合同至今一直未簽。
“我從來就不擔心房子被拆,因是向蘇孟鄉政府買的。如果房子因違法被拆除,鄉政府應該賠償損失。”陳先生說,最初是通過朋友介紹,才買這棟別墅的。
“我知道,這些別墅辦不了房產證和土地證,但因是鄉政府開發賣給我的, 所以我不怕。”陳先生說。
國土局
違建面積13426平方米,兩次處罰均落空
這個神秘別墅群有無合法手續?記者專程采訪了金華市開發區管委會國土資源局。
該局副局長丁振浩核查相關資料后,做出如下說明。
丁振浩副局長說,為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開發區推出新農村建設扶持項目。該小區的用地,當時確實列在項目中,但是,建設別墅等行為,均沒經過國土和規劃部門審批。
后經國土部門查實,“南山翠竹”的建設主體是蘇孟鄉山下村經濟合作社,小區存在未批先建和違法用地等情況。按法律規定,這些違建應拆除,并恢復土地原貌。
丁振浩副局長稱,針對“南山翠竹”小區的違建問題,早在2009年9月4日,開發區國土分局就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當時共查處違建面積達8653平方米。
記者在這份行政處罰決定書上看到,該小區違法占用的土地性質可謂五花八門,不但有林地、農村居民用地,還有基本保障農田。國土部門要求蘇孟鄉山下村經濟合作社拆除違章建房,并對非法占用的8653平方米土地的行為,處以每平方米20元共計173060元的罰款。
但蹊蹺的是,被查出的“南山翠竹”小區違建,并未及時糾正。到了2012年,開發區管委會國土資源局執法人員再次發現,該小區的違建不但沒拆除,還新增了面積一共為4773平方米的違建。
針對開發商的瘋狂行為,開發區國土局于2012年3月16日再次下發了行政處罰書,責令其自行拆除。隨后,國土局還申請婺城區人民法院強制拆除,法院也下達了相關文件。但令丁振浩副局長覺得奇怪的是,該小區依舊沒有被拆除,罰款也沒有罰到位。
丁振浩表示,對于“南山翠竹”小區的問題,他們還將派人進一步調查,并向上級部門進行專題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