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8 08:13:00 來源:中原網-鄭州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市區打造一批親水景觀示范區,建設37公里生態水系循環工程
在鄭州,能找個依林靠水的地方居住,那是多少人的向往啊!市民離實現這樣的夢想越來越近了。今年我市將啟動建設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規劃區水面面積達到115平方公里,打造一個“水源優、河湖通、流水清、沿岸美”的“水域靚城”。按照建設“富強鄭州、文明鄭州、平安鄭州、美麗鄭州”的總要求,我市還下發了《鄭州市2014年水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將在市區打造一批親水景觀示范區,建設37公里生態水系循環工程,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兩大水系,并在鄭州東部開挖3個湖泊。預計2015年鄭州市將比2011年增加相當于210個西流湖的水面面積。
用好丹江水、用活黃河水、留住天上水
華北水利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王富強負責并參與了方案的編制。他告訴記者, 根據方案,鄭州市在2014年至2016年試點建設期內,將以“用好丹江水、用活黃河水、留住天上水、多用再生水、保護地下水、治理洪澇水、倡導節約水”為重點,打造“水源優、河湖通、流水清、沿岸美”的美麗鄭州。方案順利通過水利部審查,“這對鄭州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開建37公里生態水系循環工程
玉帶繞綠城。今年下半年,鄭州市將在七里河入賈魯河口處進行擴挖,形成平原水庫,作為環城生態水系循環工程的水源,修建提水泵站,利用龍湖和象湖退水,將水輸送至潮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熊兒河、金水河等河道,線路總長度37公里,力爭年底前主體工程完工。
今年上半年,鄭州將完成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鄭州段設置的7座提水泵站所有輸水線路及配套設施,以確保汛后通水,共布置輸水線路18條,其中管道輸水線路長92.92公里,與受水區城市的8座水廠相連。
黃河是鄭州的一大水源,年底前,鄭州將完成邙山提灌站干渠復線工程,增加供水能力8立方米每秒。此外,鄭州還計劃新建趙口引黃工程,引水規模為每天30萬立方米,今年將開始工程前期工作。
各區都有新景觀
增加210個“西流湖”
根據方案,我市在每個區都有新景點,汴河新柳、圃田春草等八大景觀,滎澤湖、賈魯湖,都將在2015年開工建設。另外,賈魯河生態水系公園今年年底前開工建設,按照“一河、兩區、三源、七澤湖、八景、十中心”進行布局,規劃范圍為尖崗水庫至隴海鐵路橋全長78.7公里。根據估算,預計2015年鄭州市將比2011年增加相當于210個西流湖的水面面積。
比如,在中牟,占地5.3平方公里的國家農業公園生態水系今年開建。高新區的中國大運河源頭——索須河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天健湖、綠谷公園也即將從地圖上浮現。惠濟區的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工程將全面開建,其中2014年恢復濕地43萬平方米。在航空港區,南水北調總干渠以西區域的南北兩個水系(以迎賓路為界),未來將形成北區水系兩河兩湖和南區水系三廊三帶五湖兩園的景觀格局。2014年建設北區蘭河生態水系項目和南區梅河生態水系改造項目。
在上街區,太溪湖、東虢湖、上湖、五云湖、方頂湖開建,并將原馮溝水庫恢復,2014年完工后湖面面積達到3000畝。中原區將構建“二縱二橫五湖二庫”水系布局,未來,須水湖、市民湖、九曲蓮湖、植物園內湖等新水系將與市民見面。
鄭州東部開挖3個湖泊
象湖:位于白沙園區白沙組團楊橋南干渠以東、前程路以西、鄭開大道與賈魯河交匯處,規劃總用地面積3205畝(其中水面面積1397畝、綠化面積1191畝,其他617畝)。2014年12月底前完成蓄水。
圃田澤:即對七里河入賈魯河口處的賈魯河、七里河進行擴挖,形成平原水庫,作為水系循環工程水源。
官渡湖:在鄭汴新區綠博組團彎月路(廣惠街東側)以東、鄭開大道以南、官渡組團以西、中牟縣城以北區域,將建設成為公共綠地和河流水域用地。其中,湖面面積1080畝,山體占地面積726畝。該工程去年6月開工建設,計劃今年完成主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