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1 07:05: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在病房里吃蘋果的程相濤看上去又白又胖
在醫護人員攙扶下還能下床活動
護士將程相濤不好好吃的藥混進飯中喂他
今年8月28日本報發過的程相濤被“鎖養”山洞的照片
今年8月底,本報連續多次報道洛寧26歲男子程相濤因精神疾病,家人無奈將其“鎖養”山洞一事。隨后,河南科技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洛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將男子接到醫院進行免費治療。3個多月過去了,程相濤情況如何?昨日,記者從醫院了解到,程相濤長胖了10斤,皮膚也變白了,能像正常人一樣穿衣服,在醫護人員協助下還能下床活動,但語言溝通仍有障礙,吃飯不會用筷子。醫護人員表示,程相濤出院后,如果有人照顧,繼續培養基本生活技能,完全可以脫離山洞和鎖鏈,“他不會主動攻擊別人”。
【現場】 比以前胖10斤,3分鐘吃完一個大蘋果
10日上午,記者走進程相濤的病房,他正獨自靜靜地蹲坐在床上,雙手抱膝,身上穿著厚厚的衣服,外面罩著病號服。與3個月前相比,眼前的程相濤安靜了許多,干凈了許多。
“剛入院時他體重是50公斤,現在重了10斤,已經55公斤了。”程相濤的主治大夫王超拿出病歷向記者介紹說,每天定時三餐,讓他體重上長了不少。記者看到,他的臉比之前確實胖了不少,眼睛也微微可以睜開,只是由于先天失明,依然看不見。
拿出好心人崔先生專門給程相濤買的水果,護士楊艷艷幫忙洗凈,對他說:“程相濤,給你個蘋果!”他立刻伸手接過,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大約3分鐘吃完一個大蘋果,連蘋果核都沒剩。“他最喜歡吃蘋果了,香蕉皮、桃核,他都知道不能吃,要丟掉!”
12點左右,開始吃午飯,病房里其他患者都排隊到門口領飯,只有程相濤依然坐在床上不動。“他看不見,對周圍環境依然缺乏安全感,吃飯需要我們把飯送到床前,湯湯水水之類的還需要喂食。”楊艷艷說。
【變化】 會穿衣服,大小便知道上廁所,在護士幫助下還能出去走走
剛到醫院時,他幾乎不會與人溝通,行為混亂,洗澡對他來說更是一種嚴峻的“挑戰”,大喊大叫,需要四五個醫護人員“上陣”。3個多月過去了,程相濤有哪些變化呢?
“當時最擔心的是大小便問題,如果他不能自理的話,會非常麻煩。”王超告訴記者,由于程相濤居住的是多人病房,如果他在床上大小便的話,不僅醫護人員工作量大大增加,同住的患者也會有意見。“剛開始他一兩天小便一次,四五天大便一次,也曾經便在屋里過。”王超說,但醫護人員每天堅持對他進行習慣培養,到點就協助他上廁所,如今他已養成了大小便上廁所的習慣。“他或許還不清楚‘廁所’是什么,但需要時他會通過語言或者動作讓護士知道。”
關于吃飯,王超介紹,剛到時,程相濤似乎失去了感覺功能,一碗滾燙的飯也能呼嚕呼嚕很快吃掉,不會使用筷子,直接上手抓。“現在吃飯不會那么狼吞虎咽了,也不會讓他用手抓飯吃,有時候需要護士喂食。”
“最大的變化在于他現在偶爾還能到走廊上走動走動。”王超說,由于長期鎖養在狹小的空間,再加上不穿衣服,程相濤長期保持抱膝蹲坐的狀態,下肢肌肉已經萎縮,脊柱也有一定程度的變形,直立行走對他來說很困難。“我們會刻意訓練他這方面的技能,在護士或病友的幫助下,他偶爾會愿意到走廊上走走,不過很難站直。”
“剛來時,睡覺就跟動物一樣,蜷縮成一團臥著睡。”楊艷艷說,估計是為了保暖,如今有了被子,他漸漸也能把腿腳伸開睡覺了。“剛開始晚上會突然大吼大叫,通過藥物輔助,加上訓練他白天少睡,如今睡眠也很好。”
最令人欣慰的是程相濤可以規規矩矩穿衣服了。“他身上的外套、秋衣秋褲包括襪子,都是我們科室工作人員給的。”楊艷艷說,習慣和感覺需要慢慢培養,現在他也知道冷,知道穿衣服是為了保暖,穿上后不會急躁著脫掉了。
醫護人員每周給程相濤洗一次澡,換一次衣服,頭發長時會給他理,每天定時三餐和活動,加上藥物輔助治療,如今的程相濤不僅比3個月前胖了,連皮膚也白了不少,眼睛也能微微張開了。“依然無法看到,之前是因為太臟,所以眼睛一直緊閉。”
【計劃】 暫定年后出院,出院后需有專人妥善引導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和訓練,程相濤的一些基本生活技能有所恢復,如吃飯、睡覺、穿衣、大小便等。”河南科技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神經科主任高平來介紹說,先天失明,缺乏引導,再加上常年離群索居,使其喪失了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嚴重缺乏安全感,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的異常行為。“他本身的智力是否存在缺陷,現在不太好判斷,就像‘狼孩’,從小跟狼生活在一起,就喪失了人類的正常行為。”
“他本身并沒有攻擊性。” 高平來介紹說,如果程相濤出院后,周圍沒人主動挑逗他的話,他不會主動攻擊別人。“他雖然常年不與人交流,但本身有非常強烈的安全意識,一旦有人做出傷害他的舉動,他可能就會反擊,這是最讓人擔心的事情。”
那么,程相濤什么時候能出院呢?河南科技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副院長苗保平介紹說,前兩天他曾就此事專程趕往洛寧,與當地商議程相濤出院以及出院后如何安置的事宜,暫定計劃再住一段時間,年后出院。
“出院以后,需要有專人照顧他。” 高平來說,生活技能的訓練需要一個漫長的培養過程,醫院養成的習慣,后面需要妥善引導并繼續培養。“家里人可以多與其溝通,多關心他,協助他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行為,之前他姐姐來醫院看過他,他能夠聽出來家里人的聲音。”
【溫暖】 好心人一直惦記,真心希望其脫離鎖鏈和山洞
關于程相濤的遭遇,許多市民和網友紛紛都很關注,不少遠在外地的讀者也提供很多幫助程相濤的意見。在這期間,洛陽當地好心人崔先生和遠在北京的好心人何女士等人,一直在通過本報關注著程相濤的行蹤。
“我希望可以切實幫幫他,因為離得太遠,或許郵寄是最合適的辦法。”北京好心人何女士先后多次與記者通話,了解程相濤的治療情況,她表示,本報關于程相濤的一系列報道深深打動了她,讓她與程相濤似乎有了一種特殊的緣分。“我有一個兒子,我們商量好,要幫助他,不管是寄錢或者是寄物,哪怕我們遠在千里之外。”
洛陽好心人崔先生也多次關注程相濤的情況,并前往醫院看望他。昨日,崔先生還專程買了一大兜蘋果和香蕉到醫院看望程相濤。“希望他往后可以脫離鎖鏈和山洞,過上正常人的基本生活。”
曾被鎖在山洞1年
程相濤,洛寧縣程嶺村人,現年26歲,先天失明,精神方面也有疾病,無法與人正常交流。據父親程老漢介紹,因為兒子“不聽話”、“調皮”,從小不會穿衣服,別人給他穿上他就給撕碎,隨著年齡的增長,赤身裸體到處跑,村里人意見很大,所以就鎖養起來。去年,家里石窯塌了,程老漢就在山上找了個山洞,讓兒子“居住”,為防止他亂跑,就用一根鐵鏈將其鎖在山洞邊的樹上,每天程老漢會步行10分鐘左右的山路,給兒子送飯。
今年8月份,洛陽市一隊志愿者前往程嶺村做志愿活動,發現了程相濤。隨后,本報記者先后多次趕往洛寧縣,于8月28日至31日,先后以《被鎖的“青春”該如何救助?》、《河科大五附院愿提供免費救助》、《陌生世界,只有食物才讓他平靜》、《志愿者醫院探望 好心人千里問詢》為題,對程相濤的遭遇、河科大五附院為其“解鎖”以及熱心讀者對其的關注等情況進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