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4 07:11:00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杜氏家人在醫學業務會議上探討學習
映象網訊(記者 李國營 見習記者 李雪妮/文圖)樹大分杈,人大分家。兒女長大后,一般會另立門戶過自己的小日子。在焦作市卻有這樣一個大家庭,兄妹5人成家后,仍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共同傳承著父親的中醫事業。
如今,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男女老少21口人,靠著世代相傳的家風和規范的管理制度,團結互助,濟世救人,演繹了一部現代版的中醫“大宅門”故事。
【家族】
5兄妹擰成“一股繩”傳承中醫
焦作市西建材市場北門,循著空氣中濃濃的草藥味,一棟簡樸的2層小樓映入眼簾,門頭懸掛的“杜氏中醫門診”牌匾簡單而醒目。
杜家老三杜重慶,杜氏家族現在的“掌門人”,道出了自己的家世:杜家本是濟源山區一普通農民,父親杜榮星(已故)小時候,為救其母,學得了岐黃之術,創立了杜氏中醫。
“父親說肝病就是一座山,我們家要發揮愚公移山精神,通過子子孫孫的不懈努力,最終挖掉這座山?!倍胖貞c說,為了發揚傳承杜氏中醫,父親帶領兄妹5人研習中醫。
上世紀八十年代,杜氏中醫聲名遠揚。1995年,杜榮星應邀出山,舉家遷入博愛縣。2000年,一家又遷至焦作。
“父親教導我們說,只有我們兄妹5人團結一致,才能把中醫事業發揚光大。”多少年過去了,杜重慶兄妹一直清晰記得父親的教導,并堅持抱團打拼。
【內助】
4個媳婦誰都沒有搗鼓過分家
杜家大兒媳婦郝青20多年前嫁到杜家,婆婆勤儉持家、尊老愛幼、積極扶持杜家事業的精神,深深地感染著她。
“丈夫坐診忙不過來時,我會在一旁打打下手,端個茶,遞個水啥的,平時我努力搞好后勤保障,盡量不讓家庭瑣碎分散丈夫的心,讓他能專心致志地鉆研中醫事業?!焙虑嗾f。
在這個家族門診里,4兄弟每人負責一個領域,各司其職,幾個媳婦也相互效仿,心甘情愿地充當賢內助角色,為杜氏中醫的發展獻力獻策。
老四媳婦張華嫁到杜家后,通過努力考取了國家職業藥劑師證?!罢煞蜓芯康氖侵形麽t結合療法,我想和丈夫在事業上互相扶持,為他分擔事業上的憂愁。”張華說,家族的壯大,需要每個人做出自己的貢獻。
至于平常人家鼓動分家的“枕邊風”,張華說,在杜家根本沒有發生過,杜家的媳婦們發揮的都是有利于家庭團結、家族壯大的正能量,從來沒有給整個家庭帶來過負能量。
因家庭和睦,1999年,博愛縣為杜家頒發了“五好文明家庭”的牌子。
【相處】
婆婆垂范 妯娌20多年沒紅過臉
婆媳關系、妯娌關系、姑嫂關系,從古到今,都是人們認為最難處的關系,也是讓眾多家庭頭疼的事。在杜氏家族,4個兒媳婦、1個小姑子、1位老母親,6個女人不但沒有上演過婆媳、姑嫂“大戰”,反而相處得勝似親母女、親姊妹?!扒安痪茫赣H生病住院,4個兒媳輪流伺候,端屎端尿,精心照顧,醫務人員都以為是親閨女?!倍胖貞c樂呵呵地說。
提起杜家老母親,4個兒媳無不稱贊,說婆婆是她們見過的最好的婆婆,待她們比親閨女還要親?!捌牌趴偸窃O身處地地為我們小輩著想,我們娘家的事她也總是盡心操辦。將心比心,我們沒有理由不對婆婆好。”杜家二兒媳楊引說。
杜家三媳婦趙景說:“都說妯娌、姑嫂之間矛盾多,但是20多年過去了,我們真沒有紅過臉?!?/p>
姑嫂們一致認為是母親榜樣樹立得好。她們說,先前祖母臥病在床多年,婆婆對祖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們看在了眼里,記在了心里。
【保障】
家庭會議讓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要保證一大家子人齊頭并進、團結互助,光靠良好的家風是不夠的,還得需要完善的制度。
杜重慶拿出一個藍皮小本說,早些年前,父親參照大醫院的管理制度,結合自家的情況,制定了這本“藍皮書”,要求家里每個人按照要求嚴格執行。此外,杜氏家族的四大會議:晨會、業務會、家庭會、決議會,在整個家族的工作和生活中意義重大。
“決議會,也叫五大常委會,由我們兄妹5人參加,這個會議具有最高決策權,在這個會議上通過的決定,家里人只有執行權而不能有任何異議?!倍胖貞c說,在其他會議上,每位家庭成員可以把工作與生活上的矛盾攤開,然后他們兄妹召開決議會將矛盾一一消滅在萌芽狀態。
如今,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男女老少共21口人,他們仍住在一個大院內,共同經營,協同工作。
杜丹楓,在杜氏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里,屬于第三代,也已經為人父,“從小我就耳濡目染了家里人尊老愛幼、團結一致的好傳統,我會將這些好傳統傳承下去”。
記者手記
當親人勾心斗角、反目成仇的事件屢見不鮮時,像杜氏家族這樣,幾十口人能幾十年其樂融融地在一起生活,總不免讓人疑問,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對于這個問題,杜家5兄妹雖然用了不同的言語,但其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尊老愛幼、團結一致。但愿杜氏一家生活更加美好,為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也希望更多家庭能像杜氏家族一樣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