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8 15:28:00 來源:映象網教育頻道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映象網訊(記者 周萌/文 何亞鵬/圖)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鄭州美術館于5月24日啟動“風土中原 大美童心”河南優秀民間美術“傳承”作品展系列活動;受美術館邀請,映象教育校園小記者在李雷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開幕式現場,共同發現民間藝術之美。
領導講話
鄭州美術館位于高新區瑞達路上,此次展出以本土民間美術為主題,小記者們跟著帶隊老師一同欣賞了淮陽泥泥狗、浚縣泥咕咕、鞏義剪紙、新鄉面塑和開封木版年畫等民間手工藝,據美術館工作人員介紹,這些作品都是從全省各地征集而來的,不僅地域文化十足,而且也基本反映出了不同年代的孩子是怎樣度過自己的童年的。
這是啥,拍下來多了解一些
我們的小記者一邊走,一邊用相機記錄美術館的“珍寶”,聆聽其背后的傳奇故事;一名小記者的爸爸對所展出的泥泥狗充滿了興趣,這位家長說,當年的自己也是玩著泥泥狗長大的,一看到這些物品就覺得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時光;這位家長又補充道,現在的孩子很少接觸到這些很接地氣兒的手工藝了,有些民俗文化如果下一代不知道,我們的中華文化很可能會出現斷層現象。
來一個近景吧,我的攝影可不是白學的
這些物品到底是怎么制作出來的,有沒有什么竅門,小記者們的“學習勁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為了滿足小記者們的要求,當日,鄭州美術館分別邀請了這5種民間美術的傳承人與觀眾見面,現場教授制作流程;“讓一讓,讓一讓,我有點看不到了”。一個小女孩拼命往前擠,相機被高高舉起,小女孩對記者說,以前也在廟會上看過老人們剪紙,就是自己沒有親身體驗過,不知道會不會和學校的課程差別太大。
跟著老藝術家學習剪紙
民間藝術家是一位老爺爺,紅色的舊時服飾很有“中國味道”;小記者圍站在他的身邊,眼睛也不敢眨地見證著剪紙的誕生;一把剪刀,幾張方形紙張,一折一疊,剪刀從中間穿過,剪出一道線;然后就是摁上幾下,鉛筆畫上標記,展開后再次對折幾下,一個漂亮的五角星就呈現在孩子面前了。老人說,自己所演示的屬于最簡單的初級作品,要想剪出鳥、魚、蟲、獸,需要學習的課程還有很多。小記者們看到后,紛紛舉起手進行提問,老人總結說,只要細心和多加練習,小記者的剪紙水平一定會超過自己的,他期待著剪紙藝術發揚光大。
好多玩具,快到“碗”里來
同齡人的涂鴉作品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由于年齡相近,所以小記者們更能理解作品所傳達的意義;很多小記者在欣賞的同時,也說出了自己的希望,他們相信明年的繪畫作品展上也會有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名字也會被眾人銘記。
我們來過,我們銘記這一刻
據悉,“風土中原 大美童心”河南優秀民間美術“傳承”作品展系列活動將持續到6月8日,對民間藝術充滿向往的家長朋友可以在六一假期,帶著孩子前來參觀;另據了解,映象教育也會在六一兒童節當天給我們的孩子奉獻上一場“大型跳蚤市場”,目前報名工作依然在繼續,歡迎垂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