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河南省作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已出版《張宇文集》7卷;長篇小說《曬太陽》、《潘金蓮》、《疼痛與撫摸》、《軟弱》、《表演愛情》等;中篇小說《活鬼》、《鄉村情感》等;電視劇本《黑槐樹》等。曾獲國內各種文學獎。曾擔任河南建業俱樂部董事長,2009年推出足球打黑書目《足球門》。
編者按:倫敦奧運大幕開啟,中國軍團征戰賽場,全球看客翹首以盼,億萬民眾熱切關注。
“名人說奧運”原創采訪報道自7月28日開始,到8月13日結束,每日連續刊載呈現。我們將邀請河南文體界名人代表點評奧運會熱點賽事,報道最新賽程動態,提供觀賽服務,和廣大網友一起分享舉世矚目的奧運饕餮盛宴。
第一期嘉賓:張宇
張宇
張宇簡介
1952年生于河南省洛寧縣大陽村。河南省作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已出版《張宇文集》7卷;長篇小說《曬太陽》、《潘金蓮》、《疼痛與撫摸》、《軟弱》、《表演愛情》等;中篇小說《活鬼》、《鄉村情感》、《沒有孤獨》、《老房子》等;散文隨筆《張宇散文》等;電視劇本《黑槐樹》等。曾獲國內各種文學獎。并有作品譯成英、法、日等文字介紹到海外,曾擔任河南建業俱樂部董事長,2009年推出足球打黑書目《足球門》。
張宇:英國用個性的文化符號展示自我
映象網記者: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4時,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拉開大幕,現在回味開幕式的演出,留給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張宇: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震撼,通過一個短短的開幕式,開啟了近當代英國歷史的長篇畫卷,展現了英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映象網記者:開幕式在悠揚厚重的鐘聲里展開,展示一派歡愉的英國田園風光,呈現出濃郁的鄉村氣息。這樣的開場,您如何看待?
張宇:我覺得開場是很自然的,以農業社會的田園風光為序幕,拉開了英國近現代史,隨后田園風光被高聳的煙囪取代,象征著英國進入工業革命時期。工業革命改變了英國,也改變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
映象網記者:開幕式上的文藝演出既像一出戲劇,又好像一次搖滾音樂會,整個過程中幾乎匯集了所有能代表英國的元素。請問,您如何看待這樣的呈現形式?
張宇:開幕式的表演展示了英國多元文化的一面。西方文化在表現的時候,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007、憨豆先生、哈利波特、工業革命、披頭士……這些文化符號多元豐富。
這些元素的呈現也花了些功夫,設計者故意把莊重的內容和詼諧的元素放在了一起,用簡單、輕松、快樂、隨意的方式展現英國人的生活方式,他們用個性的文化符號來展現自己。
映象網記者:您有沒有覺得,此次開幕上英國本土元素過多呢?
張宇:我覺得并不算多,有一句俗話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本土的元素越多越好。奧運會開幕式邀請觀眾回顧了英國近當代的歷史,其實,英國的歷史就是西方近當代的歷史。
映象網記者: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恢弘、大氣的場景相比,本屆英國的奧運會的特色有哪些?
張宇:我覺得08年北京奧運會展示的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此屆奧運會則是精心的策劃去隨意的表現,把許多復雜的東西甚至是不協調的內容安放在一起。這種表現方式,確實是東西方文化兩個經典版面的對比。我非常贊同這個創作的態度,它也體現了生活的本質。
映象網采訪張宇錄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