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介紹
關于奧林匹克體育場
作為2012倫敦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奧林匹克體育場堪稱節能型建筑的典范,在鋼材日益稀缺的形勢下,該場館對于資源的高效利用使之較同當量級的其他體育場減用了百分之七十五的鋼材。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建筑所使用的低碳混凝土,此種材料來源于工業廢料,較一般水泥含碳量低了百分之四十;而體育場的頂環更是由剩余的煤氣管構筑而成。整座體育場以看得見的方式實踐著2012倫敦奧運會以“減量,再用,循環”的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宣言。而在設計上,將體育場下體構筑于碗形基底的策略更進一步減少了鋼材與混凝土的使用。
奧運期間
奧林匹克體育場將位于奧林匹克公園南部的“島區”,三面環水,觀眾將通過五座連接島區與周邊地區的橋梁進入主體育場。在奧運會期間,體育場將可容納80000名觀眾,其中25000個永久性座位位于永久性的低層,而由輕質鋼材與混凝土建造的高層可容納55000名觀眾,這一臨時性看臺將在奧運會后移除。體育場內的配套設施包括運動員更衣室,醫療支援設施,一條80米的熱身賽道,而觀眾服務區,休息區以及紀念品超市將被設置于環繞體育場外周的臺階式區域內。
奧運之后
鑒于主體育場的設計具備了相當的靈活性,可適應多種不同的需求,它將被繼續用于體育與田徑比賽,以及文化與社區活動項目。主體育場本身將成為一段延續的傳奇。
奧林匹克公園遺產公司(Olympic ParkLegacy Company)與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更已采納了將奧林匹克體育場納歸公有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