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奧運會
舉辦城市: 羅馬
舉辦國家: 意大利
時間: 1960年8月25日~9月11日
參賽國家和地區: 83個
項目設置: 17個大項
金牌總數: 152枚
比賽概述
申辦第17屆奧運會的共有15個城市,它們是意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瑞士的洛桑、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日本的東京以及美國的底特律、洛杉磯、明尼阿波利斯、紐約、舊金山、費城和芝加哥。最后,國際奧委會將主辦權授予意大利的羅馬。
1908年,羅馬曾獲得第四屆奧運會主辦權。可是由于經濟等原因,后來不得不由倫敦接辦。自1924年起,羅馬曾3次申辦奧運會,均未如愿。這次申辦成功,羅馬人倍感高興,他們決心辦一屆高水平的奧運會,借以彌補以前未能承辦奧運會的遺憾。
本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共有17大項150小項。根據以往的經驗教訓,國際奧委會對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作了增刪,如射擊取消了“跑鹿”,體操取消了女子團體操,田徑恢復女子800米,游泳增加了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擊劍增加了女子團體等。此外,為了限制參加比賽的人數,田徑的每個項目還規定了報名標準。球類比賽也以16個隊為限,若報名超過16個隊時,則先舉行外圍賽。這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及參賽方法就變得更加規范了。
大會開幕前,羅馬奧運會籌委會舉行了大規模的火炬接力:在希臘古代奧運會遺址取得火種后,先由希臘的火炬接力手傳至雅典。舉行隆重儀式后將圣火送上船,經由海路送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島,再由意大利火炬隊接力傳送。火炬途經意大利各地,成千上萬的民眾沿途歡慶,最后到達羅馬。羅馬毗鄰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岡,每逢各種慶祝活動,都有教皇或神父出來發表講話,以示隆重。這屆奧運會也不例外,在8月25日下午大會開幕前,大部分運動員都聚集在圣彼得廣場,接受教皇約翰二十三世的祝福。
羅馬奧運會是一次高水平的運動會,共76次打破奧運會紀錄,30次刷新世界紀錄。田徑比賽的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自1932年以來,美國人連續五屆奪取了100米、200米的桂冠。但是這次比賽,美國人卻接連在短跑中失利。獲得男子100米短跑冠軍的是法蘭克福的一位職員,名叫哈里。這個無師自通的德國人,發明了一種“火箭式”的起跑方法。在比賽中,他就是靠著起跑這一間隙的快速反應,再加上46步跑完全程,而且中途不換一口氣的新技術,在當時的100米跑道上獨領風騷。他的這種起跑方法被田壇命名為“哈里式”。
十項全能是本屆奧運會田徑比賽爭奪最激烈的項目,參賽的有當時的“三杰”:美國的拉-約翰遜、蘇聯的瓦-庫茲和中國臺灣運動員楊傳廣。自1955年以來,十項全能世界紀錄的爭奪,在約翰遜和庫茲洼佐夫之間形成拉鋸戰,紀錄幾度相互易手。1960年奧運會前約翰遜創造了8683分的新世界紀錄。楊傳廣當時雖未進入紀錄爭奪者的行列,但已是很有威脅的人物。“三杰”羅馬相逢,競爭立即白熱化。比賽中,楊傳廣與約翰遜咬得很緊,最后,約翰遜以8392分打破奧運會紀錄奪得金牌,楊傳廣獲銀牌,成績是8334分。楊傳廣是臺灣臺東人,出生于1933年7月11日,洛杉磯加洲大學體育系畢業。他曾在亞洲運動會和其他重大國際比賽中多次獲勝,是中國第一個獲奧運會獎牌的人,也是亞洲在這屆奧運會田徑比賽中獲得獎牌的唯一選手,有“亞洲鐵人”之稱。羅馬奧運會3年后,他終以9121分創造了世界紀錄,奪得了“田壇之王”的桂冠。
馳名世界的拳王、美國黑人穆罕默德-阿里在本屆奧運會的拳擊比賽中獲得81公斤級的冠軍,他當時叫卡西尤斯-馬塞拉斯-克雷,后來成為馳名世界的拳王阿里。1964年他成為重量級拳王,1968年因拒服兵役,被不公正地剝奪了冠軍稱號,1974年阿里重返拳壇,第二次獲得重量級拳王,1978年阿里成為世界拳擊史上第一個3次獲得重量級拳王的職業運動員。
鑒于國際奧委會的少數人堅持“兩個中國”的政策,中國奧委會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國際奧委會,故自本屆奧運會起,中國中斷了對奧運會的參與。中國臺灣派出了47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足球、籃球、游泳、拳擊、射擊等7個大項的比賽。
羅馬奧運會只對個別項目進行了興奮劑檢查,如馬拉松賽時對運動員食物進行了抽查。但是自行車賽卻出現了意外事故。丹麥運動員詹森暴死途中,起初以為是天氣炎熱所致,后經尸體解剖,證明是服用了藥物的結果。這是自1912年馬拉松比賽以來,第二位在奧運會中猝死的選手。詹森之死引起了大會的震驚和重視,同時促使國際奧委會開始重視反興奮劑的問題。
花絮
哈里的控告
短跑冠軍哈里,有著驚人的反應速度,在起跑中,比對手快0.07-0.1秒,因而往往被誤認為搶跑。他曾以10秒的成績打破100米世界紀錄,在場的人包括裁判都對他產生了懷疑,認為他是搶跑在先。為此,哈里十分氣憤,并向法庭提出了控告,要求給予公正的裁決。奧運組委會還組織了專門的仲裁委員會,更換了所有的計時員,讓哈里再跑一次。結果,他又以10秒整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終于,這個紀錄得到了承認。這是一個在當時不可逾越的紀錄。
殺人的興奮劑
古都羅馬正值夏季,酷暑難當。奧運會的自行車比賽,正緊張激烈地進行著。突然,丹麥選手馬克·詹森摔下飛馳的自行車,暈倒在地。醫務人員立刻搶救,但無濟于事,他已經停止了呼吸。當時人們都以為他是中暑所致,紛紛詛咒老天爺。后經尸體解剖,才找到了真正的殺人兇手。原來,這名運動員為了取得勝利,賽前服用了過量的苯丙胺興奮劑,加上炎熱和激烈的競爭,才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風云人物
最偉大的拳王
在穆罕默德-阿里成為世界名人之前,他的名字叫做卡西尤斯-馬塞拉斯-克雷。這個友好而又脾氣有些急躁的18歲男孩參加了1960年羅馬奧運會輕重量級的比賽,四場比賽他都輕松獲勝,在決賽中他打敗的是三屆歐錦賽冠軍皮耶特茲科維斯基。
克雷之后轉為了職業選手,1964年,他擊敗里斯頓贏得了世錦賽的重量級冠軍,在之后的四年中,阿里在9次衛冕戰中獲勝,捍衛了自己的榮譽。
之后克雷皈依了伊斯蘭教,并且把名字改為穆罕默德-阿里。阿里拒絕加入美軍參加越戰,因此他被剝奪了冠軍的頭銜并離開賽場3年之久。
1974年阿里在擊敗喬治-弗里曼后重新奪回了拳王頭銜,他之后又多次成功衛冕了這一稱號,直到輸給萊昂-斯平克斯,不過阿里又在這場失利后7個月擊敗了斯平克斯。1981年阿里退役,職業生涯的戰績為56勝5負。
1996年,阿里被選中,點燃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圣火。此后阿里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慈善事業上,在1998年,阿里成為了聯合國的和平大使。
現代五項大師
匈牙利的安德拉斯-巴爾科佐是獲得世錦賽冠軍最多的人,他在世錦賽上總共5次獲得個人冠軍,5次獲得團體冠軍。在1963-1969年,巴爾科佐連續獲得世錦賽個人冠軍(奧運會年世錦賽未舉辦)。
巴爾科佐從1960年開始參加奧運會,他獲得了團體冠軍和個人第四名。1968年,他獲得個人銀牌和團體金牌。1972年,他獲得個人冠軍和團體銀牌,把自己奧運會上的獎牌是變成了5枚(3金2銀)。1964年奧運會,巴爾科佐雖然是當時的世錦賽冠軍,但是卻沒有參加。即便如此巴爾科佐的成績還是有史以來奧運會現代五項選手里面最好的,越野跑是他最擅長的項目,而他的職業則是打印機修理工。
“赤腳大仙”
本屆馬拉松比賽金牌得主比基拉,1956年24歲才開始練長跑。羅馬奧運會上,他赤著雙腳,以2小時15分16秒2的成績獲得第一。東京奧運會時,比基拉已經32歲,賽前二十幾天又剛動過手術,但他卻以2小時12分11秒2的成績再次奪得馬拉松冠軍。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蟬聯這個項目的選手,為埃塞俄比亞建立了功勛,成為民族英雄。后來,比基拉參加了埃塞俄比亞皇家衛隊發動的一次政變,未遂。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看在比基拉曾是奧運冠軍的份上,決定對他不予追究。因此,一枚奧運金牌救了比基拉一命。
皮劃艇之王
瑞典的弗雷德里克松贏得了他的第六枚金牌,同時成為奧運歷史上唯一取得這一成就的皮劃艇選手。從1948到1960年,弗雷德里克松書寫了奧運歷史上新的篇章:1948年:單人艇(1000米和10000米),1952年:單人艇(1000米),1956年:單人艇(1000米和10,000米),1960年:雙人艇(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