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家
李雪英家
李雪英家
核心提示
7月30日,距離舞鋼市區20多公里的尚店鎮李樓村,與河南其他地方一樣酷熱難耐。
65歲的馮朝琴,一早起來,給堂屋里的菩薩敬上一炷香,認真地拜了拜。這位樸實的母親,希望菩薩能保佑遠在萬里之遙倫敦奧運賽場的小女兒李雪英。這天晚上,李雪英將參加舉重女子58公斤級的比賽,她是這個項目全世界最有實力奪冠的人,但母親還是想為她增加一些力量。
中午,馮朝琴特意睡了一會兒。李雪英的比賽晚上10點開始,可能要看到晚上12點,不過馮朝琴說,“熬夜也高興”。
A
出生在樸素的農家小院
如果不是因為心臟安了三個支架,“心里老發慌”,馮朝琴也去倫敦為女兒加油助威了。結果,雪英的父親一個人去了,家里只剩下她。據在倫敦采訪的中國記者透露,雪英的父親是運動員家人中最和氣的一位,“還經常幫著駐地的服務員打掃房間的衛生”。
李雪英的家,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家小院,半個籃球場大的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帶前檐的三間瓦房,已有20多年的歷史。堂屋內部的土坯墻上已有了多道裂縫,除了一對沙發稍微新一點,屋內沒有像樣的家具,37℃的高溫下,只能靠一臺吊扇降溫。但是,屋子里收拾得一塵不染。
堂屋內最醒目的,是一面中國舉重隊的錦旗,已被馮朝琴洗得發白,“那是雪英帶過來的”。西墻上,整齊地貼著李雪英不同階段比賽時的黑白復印紙,權當照片。
在倫敦的老伴給馮朝琴打過幾次電話。“他說,還沒有見上雪英,擔心給她增加壓力”,讓馮朝琴不太好理解的是,“咱這都晌午了,那邊天剛亮”。
B
優秀的遺傳基因造就冠軍
堂屋里擺放著一臺老式的長虹電視,“壞了,看不成”,馮朝琴說,“也不喜歡看”。舞鋼一家電器公司聽說這個事后,晚上專門送給李家一臺26英寸的液晶電視。兜里揣著速效救心丸,馮朝琴坐在院子里看著電視直播。
李雪英有四個姐姐,“過去要是有條件,‘五朵金花’說不定都能成世界冠軍,我都見過,身體素質特別好”,舞鋼市體育局副局長李松江說。1990年,四姐李雪久在舞鋼體校上學時,李松江是學校的老師。在舞鋼和平頂山體校練了五六年后,李雪久去了省隊、國家隊,成了世界冠軍。
“那會兒老三還說,要是把我選去練舉重,肯定也能行”,馮朝琴說,“老三‘鐵’得很,可有勁”。一家出來兩個世界冠軍,肯定有父母的優秀遺傳基因,“那不知道,我也不會舉重”,馮朝琴說。不過旁邊的鄰居插話,“別看她現在心臟有病,年輕時‘鐵’著哩,兩筐紅薯,挑起來就走,小伙子都攆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