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際護士節是為紀念近代護理學和護理教育的創始人南丁格爾而訂定的。弗羅倫斯·南丁格爾是英國的一位女護士。
國際護士節是為紀念近代護理學和護理教育的創始人南丁格爾而訂定的。弗羅倫斯·南丁格爾是英國的一位女護士。在1854年到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中,她率領38名護士赴前線參加傷病員護理工作,建立醫院管理員制度,提高護理質量,使傷病員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她在倫敦創建了英國第一所護士學校,使護理事業逐步走向專業化、科學化,并且推動了西歐各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
1912年,為紀念南丁格爾對護理工作做出的貢獻,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南丁格爾的誕辰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設立目的
銘記南丁格爾對護理事業發展的業績和貢獻,倡導和弘揚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而設立的,激勵廣大護士秉承光榮傳統,為促進患者康復、減輕痛苦,為增進人類健康,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歷史由來
1854年至1856年間,英法聯軍與沙俄發生激戰。在英國一家醫院任護士主任的南丁格爾,帶領38名護士奔走前線,參加護理傷病員的工作。因當時醫療管理混亂,護理質量很差,傷病員死亡率高達42%。在這種情況下,南丁格爾下定決心潛心改善病室的衛生條件,并加強對病人的護理和營養。半年之后,醫院的傷病員死亡率下降到了2.2%。這一事跡傳遍全歐。1860年,她在英國倫敦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的護士工作專著,成了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鑒于南丁格爾推動了世界各地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因此被譽為“近代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1910年在睡夢中逝世后,國際護士理事會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1912年,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南丁格爾的誕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旨在激勵廣大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最初稱“醫院日”,也稱“南丁格爾日”,在中國稱為“國際護士節”。在這天里,大力宣傳護理工作,鼓勵護士們學習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護理界的一件盛事。
紀念人物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 --- 1910年8月13日)。出生于意大利,英國護士和統計學家。她諳熟數學,精通英、法、德、意四門語言,除古典文學外,還精于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擅長音樂與繪畫。在德國學習護理后,曾往倫敦的醫院工作。南丁格爾于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護士到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為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又稱“提燈女神”。
1860年6月15日,南丁格爾在倫敦成立世界第一所護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