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企業家斥1.5億打造泥塑《清明上河圖》
2015年4月20日,河北唐山,《清明上河圖》泥塑園是由河北省唐山市當地一位農民企業家投入資金1.5億元建成的。整個泥塑園中共包括500多個形態各異的人物、50余只牲畜、20余條船和30余間宋代民居以及橋梁、城樓等泥塑作品。許多人物好似在奔跑,栩栩如生,個個活靈活現。據悉,該泥塑《清明上河圖》將申請世界記錄。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這幅十字繡長6米、寬0.75米,針腳平整,上百個人物形態各異。
“我母親身患癌癥,住院期間每天花2000元左右,每月還有4000元左右的藥費。”11月16日,淇濱區橄欖嘉園小區的劉女士向本報記者講述了她迫切想要賣掉清明上河圖》十字繡背后的故事。
鄭州高新區長椿路小學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11月1日,組織全校師生來到以張擇端先生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為原型的仿古主題公園開封清明上河園,穿越歷史長河,與鼎盛的東京(現開封)進行親密對話。
今天是故宮“石渠寶笈特展”中《清明上河圖》和《蘭亭序》等珍品與觀眾見面的最后一天,武英殿迎來了開展后的人流最高峰。
今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為了紀念,故宮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大展。其中的重量級首展——“石渠寶笈特展”前天在武英殿書畫館和延禧宮展廳同時開幕,因為有公眾熟知的《清明上河圖》,新聞報道自然對之格外高看一眼。
昨天共有8500人在故宮參觀武英殿,賞閱了中國第一畫《清明上河圖》。2015年是故宮(微博)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宮博物院在一整年內將陸續推出一系列精品大展。
昨天共有8500人在故宮參觀武英殿,賞閱了中國第一畫《清明上河圖》。2015年是故宮(微博)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宮博物院在一整年內將陸續推出一系列精品大展。
昨天共有8500人在故宮賞閱了中國第一畫《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由北宋時期宮廷畫師張擇端所畫。盡管張擇端在史料中沒有留下太多記載,但他的畫作《清明上河圖》卻是國家級文物,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2015年5月14日,廣東深圳,巨型烏木根雕《清明上河圖》亮相第十一屆深圳文博會,其恢弘的氣勢,工藝精巧。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繪制的不朽杰作,通過對市井生活的細致描繪,生動地再現了北宋時期汴京的繁榮景象。買下之后,徐小美就像“走火入魔”似的,沒日沒夜地繡,有時候甚至繡到凌晨兩點多。
浙江義烏一位40多歲的大媽把十字繡當成了自己的“事業”。
4月1日,河南開封,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在開封清明文化節上亮相,吸引民眾駐足觀看。這幅“百米長卷”以宋代張擇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圖》為創作依據。
4月1日,河南開封,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在開封清明文化節上亮相,吸引民眾駐足觀看。這幅“百米長卷”以宋代張擇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圖》為創作依據。
家住衛濱區鐵路工房社區的李香娥,退休后愛上了十字繡,她用兩年時間繡出了一幅6米多長的《清明上河圖》。58歲的李香娥說,她不喜歡打麻將,更不喜歡像有些人那樣沒事閑逛,她喜歡僻靜,喜歡宅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