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的家,窗戶破爛不堪。
昨日,在瑞曼康復訓練中心,小聶正開心地吃著阿姨為他準備的水果。
爸爸拾來的一個沒有車座的小童車,是小聶正的主要玩具。
看到有陌生人來,躲在墻角的小聶正。
南陽南召縣有一戶人家,常年獨自居住在深山中。
已經7歲的小聶正,被當地人看作“傻子”,他沒有上學,一直待在家里,周圍沒有鄰居,沒有一塊兒玩耍的小伙伴,陪伴他的是寂靜的大山。
經常從事公益活動的辛渭,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了這個家庭。
辛渭隨即與中國孤獨癥支援網聯系,和喇叭花公益社的志愿者們于10月22日,來到南召縣四棵樹鄉疙瘩坡村。
昨日下午,志愿者們開車將小聶正和他的伯伯,接到了鄭州治療。從沒出過遠門的小聶正面臨著生活的改變。
聶正的父親已經50多歲了,沒有讀過書,因為窮,40多歲的時候才娶了一個有精神障礙的媳婦,平時主要靠他自己到附近打零工維持生活。
據老聶介紹,他家住的地方很久以前有幾十戶人家,因為交通不便,有條件的逐漸都遷出了大山,因為家中困難,一直沒能遷出。
獨自居住在大山里,貧窮和寂寞對于老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兒子的“傻”,讓他失去對未來的希望和寄托。
隨行的鄭州瑞曼康復訓練中心的張老師,拿出小玩具,對小聶正進行各種能力測試,確認小聶正不是“傻子”,屬于自閉癥傾向。
專業老師的定性讓老聶心中燃起了希望,當他得知到康復中心進行訓練每年學費就需要幾萬的時候,他也只能嘆氣。
志愿者們回到鄭州以后,開始在網上呼吁,希望社會能夠對小聶正進行救助。經過多方努力,昨日,小聶正終于來到了鄭州瑞曼康復訓練中心。
因為老聶需要照顧妻子,聶正大伯來到鄭州。
辛渭說,志愿者也都是工薪階層,能力有限,希望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人士能夠幫助聶正。(鄭州晚報記者 周甬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