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中醫護人員將一位“病人”的病床由拉姆巴姆醫院主樓向薩米·奧佛爾地下緊急防御醫院轉移。(攝影:張瑾)
國際在線報道 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一間地下防御醫院計劃在5月份啟用,該醫院將用于應對戰爭及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
擁有2000個床位的薩米·奧佛爾地下緊急防御醫院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同類醫院,用于在戰爭情況下保護以色列北部地區病人的安全。
該地下醫院是位于海法市的拉姆巴姆醫院的附屬機構,拉姆巴姆醫院院長拉菲·貝亞爾說,薩米·奧佛爾地下醫院在平時是一個有1500個車位的地下停車場,而在遇到緊急狀況時,可在72小時內轉換成可防御常規和非常規性武器的緊急防御醫院,并可在無外界援助的情況下運作72小時。“地下防御醫院的想法起源于2006年黎巴嫩戰爭。當時拉姆巴姆醫院遭受了密集的火箭彈襲擊,我們不得不把病人轉移到原來醫院的一些臨時地點、走廊、地下室等等,在戰火中治療病人。”
經歷過火箭彈襲擊的重癥治療室首席醫生亞隆·巴爾-拉維說,地下防御醫院的建成將在緊急狀況下為病人和醫護人員提供保護。“2006年黎巴嫩戰爭期間,有大約50枚火箭彈發射到醫院附近,非常嚇人。那時候我們轉移到了地下室,但那里當然沒有任何可以照顧病人的條件。現在地下醫院已經準備就緒,可以為病人提供重癥治療、手術、透析等所需要的一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感覺一切都跟平時一樣,因為我們處在保護之下。”
在地下防御醫院正式啟用之前的特別演習中,工作人員對操控通風和電力系統、安裝臨時廁所等必要設施和轉移病床及醫療設備到指定地點等內容進行了演練。
醫院副院長米海爾·哈爾博塔爾說,醫院用了兩年的時間編寫了針對地下醫院的緊急情況應對手冊,現在要通過演習檢驗手冊的可行性并做進一步修改,根據演習情況看來,手冊規程運作良好。“我們是在對整個運作流程進行檢驗。我們編寫了手冊,但這樣的手冊在世界范圍內并沒有范本可循,因此我們要看一下按照手冊步驟運作需要多長時間。基本上這是一次試用所有設施的運作演習。”
除了硬件方面的準備,醫院員工也都接受了應對緊急情況的培訓。護理主任漢娜·阿德米說,醫院會定期舉行培訓和演習來加強醫護人員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我們都為在緊急情況下護理受傷的平民和士兵做好了準備,每個人都清楚知道在緊急情況下他應該承擔什么角色。緊急情況下我們實施的指導文件略有不同,但醫療護理跟平時沒什么區別。”
而在巴爾-拉維醫生看來,醫護人員在軍隊服役的經歷對他們應對緊急狀況也很有幫助。“我們中很多人都在軍隊中服役過,所以我們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行使自己的職責。我做過軍醫,去過前線,在野戰醫院工作過,所以知道怎樣在不利條件下工作、怎樣在各種情況下救治病人。對我們來說在緊急情況下工作是很自然的事情。”
除了作為戰時的緊急醫療場所,該地下防御醫院同樣可以在遇到地震等自然災害時發揮作用。不過,盡管修建地下防御醫院耗資巨大,醫護人員仍然希望他們永遠都不會有需要用到地下醫院的那一天。(記者 張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