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多個交通項目開工致擁堵 稱長痛不如短痛
中廣網鄭州3月2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在河南鄭州,多個保障市區交通項目密集開工建設,但工程占道、將城市道路分割得支離破碎而更加擁堵,政府對此出臺的20條保通措施,很多市民也并不買賬。
其實鄭州市的擁堵早幾年就開始加劇,高峰期出行苦不堪言,近期,三環線路集中開始建設快速化工程,像高架橋、下穿隧道等等這些工程的集中開工,將原本連續的道路分割開來,比如說北三環的幾個施工點,走路20分鐘的路程,車流大的時候開車可能就需要半個小時以上甚至更久。像前不久就發生了幾千人堵在200多米的路段上,連走路都沒法前進的大擁堵事件。近期,除了三環外的建設之外,市區也有多條主干道要開工建設一系列的高架和下穿工程,而且由于規劃的原因,很多道路周邊沒有支路和小路能夠承擔起分流的重任。在鄭州市的規劃版圖上,今年年底前要集中啟動10大暢通工程,很多市民就因此擔心,會因為施工而導致更大范圍的擁堵,從而對集中開工產生了質疑,甚至有反應激烈的車主和市民認為,是政府急于求成,而沒有很好地考慮出行者的感受。
鄭州市對集中開工的解釋是,長痛不如短痛。他們說整個市區交通網絡好比人的血管和筋脈,只有整體改善,才能實現暢通。對此,鄭州市也出臺了20條保通的措施,比如說施工占道的話,占多少條車道要補出多少條車道、同時盡量減少施工圍擋、倡導公務員在3公里內自行車出行以及呼吁各大型單位組織班車上下班等等。其實很多措施,比如說占一條車道要補出一條車道,各個在建工地也都在不折不扣地執行,但是我們發現,補出的車道往往和原有的車道相分離,并沒有專門的人來管理,造成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混行,極大降低了通行效率。另外倡導公交出行,有市民就說,現在上班公交車根本擠不上去,如果一部分私家車主再加入到擠公交車的大軍當中,公共交通也是不堪重負。
有市民說,雖然科學的管理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擁堵,但是在建設之初,抱著一蹴而就的心態是絕對不行的,就像治病,既要循序漸進,又要標本兼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