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背后顯示的強大內需動力
不久前,國際黃金價格出現30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和投資者搶購,尤以中國普通老百姓的買金行為最為突出,使得黃金現貨溢價達到了多年未見的高水平,這一現象被輿論調侃為“‘中國大媽’完勝華爾街大亨”。調侃之余,更該反思“中國大媽”瘋狂搶金的深層次原因,更應該正視“中國大媽”所代表的強大內需動力。
人們這樣描述“中國大媽”的壯舉:在經過一年的醞釀造勢,華爾街大亨們終于出手做空黃金了,黃金大跌,世界嘩然。不料半路殺出一群“中國大媽”,瞬間狂掃300噸黃金。華爾街投多少大媽們買多少……
中國大媽“對陣”華爾街大亨,并不是個傳說。也許上述描述過于娛樂化,也許搶購300噸黃金這個數據不見得有可靠的依據,也許“中國大媽”的搶購行為難以與華爾街大亨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炒作相抗衡,也許,……不管有多少也許,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大媽”體現出的強大民間購買力不容小覷。
華爾街大亨在準備做空黃金時一定是忽略了以“中國大媽”為代表的民間購買者的巨大能量。“中國大媽”、“印度大媽”、包括日本等亞洲、西方亞裔的搶金、藏金熱情一旦爆發,其能量之大顯然超過了華爾街的預期,螞蟻未必能撼動大樹,但是“中國大媽”的購買行為至少影響了一下黃金的下跌進程。
想必今后國際炒家在對大宗商品決策時可能會越來越多地考慮到中國、印度等國家的消費和投資行為,因為“中國大媽”、“印度大媽”這樣龐大的人群在某個領域的集中購買或者投資行為,都有可能帶動全局,引發全球市場的價格波動。民間所蘊含的巨大購買力,任何人都不可小覷,即使是華爾街這樣的財大氣粗的投資大亨們也會受挫。華爾街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于4月12日和15日聯手在金融市場集中做空黃金后,就迫于壓力收手,停止做空,任由亞洲盤主導市場。4月23日,高盛收回了賣出黃金的建議。
在這波“中國大媽”與華爾街大亨的“對陣”中,“中國大媽”不僅給國際炒家提了個醒,也再度提醒國內的相關部門,要正視民間購買力。一旦有誘因激發起民間的投資和購買熱情,就沒有什么事情不可能。近幾年來,從國際大宗商品到“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等日常蔬菜都被一輪又一輪地炒作,所引發的負面作用不小,足以說明問題。而這一次“中國大媽”現象只不過是一次發生在黃金市場的集體購買行為,還算不上炒作。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的一段時期,“中國大媽”現象依然會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各類市場、各類商品上發生。對這股強大的力量,如果引導得好,一定會受益;如果引導得不好,還有可能沖擊市場,影響經濟健康發展。
“中國大媽”現象背后反映出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透過“中國大媽”現象,我們看到了中國具有的強大內需潛力。當前,我國面臨著國內外十分復雜的環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正處于關鍵時期,而中國經濟增長尚屬于弱勢復蘇,復蘇動力不足仍是主要問題之一,未來經濟增長正需要更多地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來拉動。如何利用好“中國大媽”手中的巨額資金,使之轉變為有效需求,成為拉動經濟健康發展的動力,成為擺在執政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劉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