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決戰華爾街?
“中國豪大媽,氣死索羅斯,打敗高盛打敗摩根野心狼!天不怕,地不怕,黃金搬回家,巴菲特,算個啥,大媽俺最大……”這則由署名“導演高曉艦”的微博原創打油詩,5天的時間已被轉載了超1.5萬次。
金融大鱷今年多了一股力量,她們叫做“中國大媽”。10天時間橫掃300噸黃金讓人驚愕,而隨后高盛的暫停做空更是給了網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中國大媽’完勝華爾街大鱷”!隨著這一言論的出爐,爭論也甚囂塵上,雖然“大媽”們究竟是大鱷還是小菜尚難下定論,但民間資本急需一個公平公正的投資市場已是不爭的事實。
強大的購買力將店家的黃金一掃而空。
國人瘋搶黃金背后是投資渠道的匱乏。
像買白菜一樣買黃金
4月15日,黃金價格一天下跌了20%,出現斷崖式的跌落,一些機構投資者紛紛拋售黃金,看空之聲也四起。但黃金價格的暴跌,卻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了購金情緒的亢奮。大量中國民眾沖進附近的店鋪搶購黃金制品,他們不像往日在菜場里的斤斤計較,買金子如同買白菜,出手闊綽且絕不猶豫,一買就是幾公斤。
就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全國很多城市都上演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搶金大片,數以萬計的“中國大媽”把金店圍得水泄不通,“視黃金為白菜”,不講價,進店開單付錢,強大的購買力甚至能將店家的黃金一掃而空。五一小長假首日,廣州全城就上演了一場瘋狂的搶金大戲。廣州的多家百貨商場,如周大福、老鳳祥、六福、金大福等專柜圍了許多搶購黃金的消費者。“不講價,一來就開單、付錢,好像怕慢一步就被別人搶了。”店家如此形容。
在全國最大的黃金交易聚集基地深圳水貝珠寶街,多數的黃金飾品店鋪由于暫時缺乏貨源干脆關門歇業。而消費者瘋狂的搶購,也讓做了近20年黃金生意的華女士覺得有一些驚心動魄。華女士說,過去金價從160元左右,一直漲到300多元(批發價),從來沒有這樣瘋狂過。
香港金店日日清倉補倉
除了內地市場,“中國大媽”的購買力還延伸到了香港和澳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