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費”驟減 月餅市場刮起“親民風”
“三公消費”驟降、團購減少,今年的月餅市場刮起“親民風”
生產廠家力推散裝月餅、熱爐月餅,酒店月餅難覓高檔禮盒。承載千年民俗文化的月餅摒棄往年炫目的“外衣”、變味的內容、驚人的價格,回歸其作為節日美食的定位,用美味和平價贏取消費者的心。
散裝平價月餅獲青睞
皮酥餡香的熱爐月餅,吃在嘴里香氣四溢,自然贏得顧客青睞。就在上周日,老字號穆桂英的熱爐月餅日銷3000多只;真正老陸稿薦與滬上熱爐月餅名店“西區老大房”合作,一天的銷量也在2000只左右。
“穆桂英”負責人表示,老百姓的消費非常理性,好吃平價是留客王道,今年他們把散裝月餅生產量提升至五成,禮盒月餅起步價則由去年的68元降至58元。錫城的另一位生產廠家也表示,老百姓買月餅自己吃就是嘗個味道圖個意思,所以今年也把散裝月餅產量提升至四成,是近年來比例最高的。
酒店月餅難覓高檔禮盒
月餅生產廠商豐富口味降低價格爭取更多市場,每年借力中秋在月餅上做文章的酒店業如何應對回歸正常的市場需求。一家位于梁清路上的星級飯店直接取消了高檔禮盒,普通月餅禮盒價位最低的為68元,高的也就百余元,主要銷售方向是企業發給員工的中秋福利。不過根據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即便價位調低了銷售情況也趕不上去年。
去年底以來,餐飲業受“公務消費”減少影響很大,不少酒店對于月餅銷售還是比較看中的。對此,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俞燕凌認為,月餅市場有商機,關鍵是要抓住普通消費者,包裝設計要簡單個性、價格上要更親民,讓消費者覺得在星級酒店買這個月餅值。
月餅大師倡導傳統工藝
傳統月餅銷售不僅面臨團購減少的壓力,還面臨眾多洋品牌的強勢競爭。雪月餅、巧克力月餅等洋品牌推出的新口味緊緊抓住了年輕人的心。傳統與洋派同場競技,堅守傳統工藝的月餅大師們如何看待?潮式月餅大師陳建生今年來錫推廣綠豆和紅豆月餅。他在介紹“獨門秘笈”時表示,開水和面是第一手,石磨磨豆粉是第二手,接下來的過濾豆粉、做餅皮等十幾道工序都是純手工,做出來的月餅入口即化、餡料和餅皮融合后帶來的涼爽口感堪稱一絕。他認為,這樣的傳統工藝不會沒有市場,所以跟洋品牌同場競技也很有信心。專業人士表示,無論是團購減少還是洋品牌競爭,把月餅市場推回美味和平價的本源是好事情。中秋吃月餅,圖的是好吃和喜慶,往年層出不窮的天價、豪華包裝改了月餅的原味。希望今后的月餅制作能進一步融合傳統與現代,結合中西方特點,滿足現代人多元的口味需求。
(于麗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