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他 就給她一份保障
日常生活的繁忙瑣碎,常常讓我們想要買保險的想法一閃即過,大多數人懷著僥幸心理,似乎風險離我們很遠。然而,風險總是在我們最不想發生的時候發生。我們不妨問問自己:風險發生時我們是否準備好了呢?
保險就是對風險降臨的準備,只有在健康平安時做好風險防范的準備,才能為家庭筑一道防火墻。現在大家理財的觀念和意識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我們的財富狀態并不健康。招行日前聯合媒體對中國城市居民的財富健康狀態開展調研,指出我國居民整體財富管理水平還處于“亞健康”階段。
財富亞健康,是指人們的財富雖沒有出現危機,但在理財手段和方法中,已有危害因子存在。這些危害因子或危險因素如不及時清除,可能導致個人財富危機。居民財富“亞健康”首要的一點就是家庭保障不足。保障資金占比低于家庭資產的10%,屬于家庭保障不足,45.4%的受訪者存在這一問題。
專家指出,做好風險管理,是健康理財的第一步。如果家庭可隨時支配的流動資金不足,一旦出現重大疾病或其它變故,將面臨無法預測的風險。風險管理就是找出對家庭造成重大影響的隱患,利用風險管理工具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而保險就是幫我們轉移風險的管理工具,而且保險需要我們在風險來臨之前購買,等需要時再買已經晚了。人們不買保險的理由多種多樣,但保險公司的客戶往往在理賠時才發現當初買的太少。風險事故在別人說來就好像一個故事,但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一場災難。
保險是什么,很多人覺得保險是消費,是額外的負擔,事實上,保險是一筆解決未來問題的錢,這筆錢通過保險的形式存下來。我國內地人壽保單覆蓋率僅約10%左右,而全世界壽險保單覆蓋平均為150%,日本接近600%,人從一出生就要面對的一個必修課,就是人生的風險管理。從出生、求學、就業到結婚生子、養育子女、退休養老,方方面面都需要認真規劃。據說,在日本沒有購買保險的男人是娶不到老婆的,日本的女孩通常這樣認為,一個人能買保險,至少說明了三種情況:一、具有責任感;二、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三、身體足夠健康,否則保險公司不會為他保險。我們需要明確個人不同時期的保險需求,并為自己和家人的安康保駕護航。壽險、意外險、健康險互為補充,如果將壽險比作一套房子,健康險、意外險就好比“家電家具”我們需要買房子,買家電,同時,我們也需要把自己的保障完善起來。
購買保險也是表達愛的行動。當意外發生后,如果一個人沒有購買足夠的保險,他的親人將成為受害人。愛是一種感覺,也應該是行動,為自己保險就是一種行動。所以,如果您有了買保險的想法,請行動起來趕緊去投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