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飛電器境外企業控股致連年巨虧
和訊網消息 兩個新飛,一個品牌。10月9日上午,河南新飛電器總部(下稱老新飛)及下屬企業數千名職工聚集在總部大門口,開始維權停工。停工理由主要是抗議工資低,稱公司員工已經“10年沒漲工資”,相關工人拉橫幅呼喊口號,希望相關部門領導能夠給予關注并解決現實問題。
和訊網聯系到一位停工知情人,他表示,目前老新飛的工資水平實在太低,“安裝溫控表的車間,淡季工資890元左右,旺季1200元左右。”而現今新鄉市職工平均收入已達到2160元,收入的反差使得工人感覺已經無法在老新飛工作下去。
停工知情人談到的新飛,是那個由新加坡豐隆電器控股的新飛電器。而外界多數不知,還有一個新新飛——新飛實業有限公司,新老新飛生產同樣的產品,都是冰洗和空調,并且使用同樣的品牌。
在停工工人發布的“告新飛全體同胞書”中,首寫的幾個大字就是“新飛危急!新飛同胞危急!”并在內容中對老新飛管理層給予了激烈指責:“在新方全面接管新飛的幾年間,新飛的行業位次由原來的前兩強迅速跌落到現在的第七位……關閉空調線……關閉新飛九廠……關閉小冰箱線。”
并表示管理層“不是緊緊抓住銷售這個龍頭,加大新品開發和廣告宣傳,而是一味地消極應對市場挑戰,本末倒置,將新飛雄鷹一步步蛻變為一只可悲的海鷗”……“2012年上半年,雖然受世界經濟下滑影響,但海爾、海信、澳柯瑪上半年實現的利潤分別較2011年上半年增長了21.26%、11.03%、140.12%……反觀新飛,由于現任管理層無德無能……導致公司經營不善,連年巨虧。”
根據資料,新飛電器業績較去年同期下降194.89%,而且在2011年巨虧2億元的基礎上,上半年的經營繼續出現巨虧,凈虧損達11807.9萬元。
和訊網連線資深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他表示,新飛電器淪落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2002年新飛電器在政府主導下,同新加坡企業實現合資,使管理團隊失掉控股權,進而失掉了“國退民進”政策下MBO的機會后,新飛電器的經營便每況愈下了。
2005年9月25日,新飛電器國有股權再次轉讓,39%國有股再度落入外資公司手中。至此,已控股新飛電器51%股權的新加坡豐隆電器,股權上升到90%,并且從中方手中拿到了新飛電器的經營管理權。
最初政府主管部門原來期望大股東能持續擴大投資,但相對謹慎、保守的大股東卻有自己的想法。在其管理之下,企業經營不斷江河日下。無奈之下,政府有關方面開始另起爐灶發展壯大另一個“新飛”——新飛實業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生產同樣的產品,都是冰洗和空調,并且使用同樣的品牌。雖然藕斷絲連,但兩大企業實已分道揚鑣,無形之中又形成了激烈的競爭。
劉步塵表示,如此的格局注定兩家企業都不會經營好,“因為品牌塑造是需要投入的,而投入之后,這樣的經營格局下,收益卻無法由自身取得。所以注定了大家都會想盡辦法沾對方的光,不投入品牌建設,而讓對方投入。”
正是這一切使得新飛電器發展步入更大泥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