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互聯網金融熱度攀升 加強監管成重大課題
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熱度持續攀升。在人們熱衷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同時,其中的風險也讓監管部門和金融界高度關注。近日,三位廣東省政協委員作客《界別圓桌匯》節目,暢談他們對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想法。
銀行與個人、企業雙向監管 區別對待存貸款利率
廣東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溫洋認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銀行與個人、企業互相監管。首先,是銀行對儲戶的監管。銀行通過網絡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信譽或個人的信用度,并以此為媒介建立起一個網絡誠信體系。另一方面,個人和企業對銀行本身也是一種監管。通過網絡公布銀行的盈利情況,實現公眾對銀行的監管。
此外,溫洋還從銀行利率的角度來分析互聯網金融監管?!霸谫J款利率上競爭,而不是在存款利率上競爭”。他認為應區別對待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存款利率必須有一個相對的浮動范圍,不能超過上幅的紅線;而貸款利率則可以完全放開,以此來形成競爭。
監管與創新并存 保護投資者利益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地稅局信息中心總工程師華軍則從監管的特殊意義方面闡釋了互聯網金融監管。華軍認為,中國過去的金融業一直處于被管制狀態,而互聯網金融則打破了原有的銀行業的壟斷,是改革和創新,但它潛在的風險又要求監管。在這種形勢下,要通過監管來把控風險,同時又不能遏制創新,這有比較大的難度。
此外,華軍還闡明了監管與保護的辯證關系?!爸袊鹑跇I的改革方向是改革開放”。他認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要站在保護投資人利益的立場上,以維護市場公平、開放、透明為目的,而非以保護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為目的。
營造平等競爭態勢 及早出臺相關法規
廣東省政協委員,華南師范大學經管系教授林勇與委員華軍不謀而合,他也認為監管首先要從國家的利益、立場出發,保護廣大老百姓和投資者的利益,而非保護某一個銀行或其群體的利益。監管最終應當有利于市場經濟體制的促成和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秩序在法規下建立。讓所有的監管、人才處于平等的競爭態勢下,互聯網金融才能健康發展。
林勇進一步表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國家整個利率的市場化趨勢是一致的。在監管中,面對貨幣基金等事物,應當及早出臺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允許試點。從法規上控制,從而規避風險??傊?,互聯網金融監管的落腳點不是保護銀行的利益,而應當是避免大的金融風險的出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