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短信收費爭議再起 成本被指基本為零
高企的經營利潤讓銀行成為最賺錢行業之一的同時,圍繞銀行收費問題所展開的討論也持續受到社會關注。其中,銀行短信收費服務是重要的爭議內容,被持卡人多有詬病。
如今,隨著上周農行北京分行宣布下月加入收費銀行之列,四大行已經全部叫停免費短信提醒業務。業內人士透露,銀行在短信通知上的邊際成本基本為零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項業務每年可以給銀行尤其是國有大行帶來不菲的收入。
大行集體叫停短信通知“免費午餐”
上周,農行北京分行公告宣布將于下月一號開始在北京地區收取個人消息通知服務,包括手機短信和電子郵件服務,每個賬戶收費2元每月,此舉主要是針對借記卡用戶,信用卡方面暫未接到收費通知。
事實上,不論是借記卡還是信用卡,目前在銀行都可以辦理開通短信通知服務,通過這項服務可以為持卡人提供賬戶變動等信息,及時提醒持卡人賬戶發生的交易,隨時掌握資金的動向。
“早幾年,銀行為了爭搶客戶,對于短信通知服務是采取的免費措施”,一位國有大行內部人士向網易財經表示。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在農行北京分行宣布加入借記卡短信通知收費行列之后,北京地區四大行已經全部叫停了免費短信通知服務,這一項目的“免費午餐”也越來越少。
網易財經調查發現,工農中建四大行針對北京地區持卡人的收費標準一致,借記卡均是每月2元,并且持該行首張卡首次辦理短信通知服務有6個月免費試用期,而另一大國有銀行交行針對北京地區持卡人的短信通知服務仍然是免費的。
不過,在信用卡方面,這五家大銀行的收費標準卻有很大差別。其中,中行、農行信用卡免費,建行旅行龍卡500元以下變動收取費用每月3元,交行消費資金變動每月4元,而還款提醒要每月3元。
不過,部分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該項服務還是繼續不收取費用。網易財經走訪多家中小銀行發現,目前北京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的借記卡短信通知仍然執行免費政策。
但是,盡管上述銀行為持卡人免費提醒服務,但有銀行在這項服務上卻打了折扣。如招商銀行普通銀行卡只有ATM取款、POS機刷卡1000 元以上,才會有短信提醒。興業銀行普通信用卡用戶,如果沒有開通該業務,只有賬戶變動1000元以上才有短信通知,如果不是金卡和白金卡用戶,開通則需要每月3元的費用。
銀行和電信運營商共享短信分紅
對于國有大行集體叫停免費短信通知的行為,有業內人士向網易財經分析稱,大行有市場的優勢,不怕客戶流失,而中小銀行本身就處于擴張過程中,需要經營和維護客戶,對于中小行而言,邊際客戶的凈流入影響不是很大 而對于大行而言,收費邊際流出影響不是很大,因此收費對于大行更劃算。
不過,在短信通知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人們對于銀行短信通知收費也有許多質疑。“我平時消費很少,一個月最多5條短信,有人一個月消費交易多,可以有數十條短信,都收取同樣的費用,這樣好像不太公平吧,短信一條也才一毛錢”,在某咨詢公司上班的朱先生告訴網易財經。
實際上,近幾年,對于短信通知收費的爭議一直持續存在。對此,某銀行客戶經理向網易財經表示,短信通知服務的開通是客戶根據自身需求自愿開通的,銀行方面不會強制,并且只是收取了平均成本的基礎費用。
但是對于銀行方面的說法,持卡人卻并不認同,網絡上有評論表示,“短信提醒的作用是驗證和確保安全,這是銀行與儲戶的共同責任,費用全部讓儲戶掏,是不是有點不合理?”,“并且銀行卡本身每年都會收取年費,短信服務也應該計入年費服務的范疇之內!”
對于外界的廣泛質疑,一家國有大行人士如此向網易財經表示,短信通知對于銀行而言是有一定成本的,銀行只是代收費用。不過,東莞地區一家銀行內部人士向網易財經透露,銀行跟通信公司會簽訂一個包年的協議,形成一筆統一的費用,但這個成本是很低廉的。
此前,有媒體援引通信行業人士報道稱,通常來說,銀行會選擇和運營商協作的方式,然后再對支出做一定的分紅,不同的銀行跟運營商協作時分紅比例也有不同,通常會由銀行拿分紅的大頭。
“由于銀行業務的特殊性,運營商會提供專門的端口,并保證發送信息的平安性和可送達性,本錢要比普通用戶的短信收費廉價很多”。
前述東莞銀行業人士亦指出,銀行短信通知的邊際成本是為零的或者說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從大行的角度而言這部分收入至少可以彌補很大一塊科技投入,“成本很小,并且是固定成本,不是說增加一個人的短信就會增加很多成本,從這個角度而言,銀行這部分收入基本上是純粹的中間業務收入。”
收費問題仍待銀監會有效監管整頓
當然,法律界人士認為,銀行個人消息通知收費不合理,因為根據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該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和保密的義務,其中通知就排在合同隨附義務之首 ,原則上應當是免費。
但是,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向網易財經表示,隨著費率逐步市場化,短信通知收費已經是一個市場化行為,銀行經過內部核算,認為客戶能夠愿意采納費用的情況下提供收費服務是無可厚非的,如果市場也認可,愿意承受幾塊錢每月的套餐,那么說明是合理的,總的來說還是需要依靠市場來檢驗。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38.33億張,同比增長18.86%,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0.2個百分點。其中,借記卡累計發卡量34.70億張,同比增長18.71%;信用卡累計發卡量3.64億張,同比增長20.33%。銀行卡人均持卡量為2.82張,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為0.27張。
“銀行幾十億的發卡量中,上市銀行至少要占據一半,而在這一半里面國有大行可能又要占據超過一半的份額,假設這些卡全部開通短信服務費用,每月收取2元,全年保守估計都能夠超過百億的收入”,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不過,他同時指出,現在小行基本不收費,或者收完費用再返還給客戶,加上小行的發卡量很小,這部分的收入很小,因而這個市場到底是否有百億的規模,也不能一下子定論,“這個市場容量很大,多大規模都具有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關于銀行短信通知服務費該不該收,如何收取目前都未有統一的定論。
近年來,銀監會一直致力于銀行收費問題整頓。在2011年就曾聯合央行、發改委聯合出臺通知,要求金融機構免除人民幣個人賬戶的十一類三十四項服務收費。包括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履行服務收費告知義務,未經客戶以書面、客戶服務中心電話錄音或者電子簽名方式單獨授權,不得對客戶強制收取短信服務費。
而去年三部委共同發布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規定,與人民生活關系密切的基本商業銀行項目服務,包括銀行匯票、本票、支票、貸記轉賬和委托收款服務等,將實行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不過,截至目前,尚未看到正式版本推出。(胡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