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銀行叫停免費消息通知 用戶質疑銀行暴利
近日,農行北京分行發布公告稱,依托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等方式的個人消息通知服務,將從12月1日起按每月2元的標準收取費用。至此,國有四大行均對個人消息通知服務收費。
據了解,個人消息通知服務是指銀行卡余額發生變化時,銀行以短信、電子郵件等方式提供告知的服務。該服務收費后,客戶將無法免費獲得余額變動提醒。不過,對于上述收費的原因,農行北京分行在公告中并未明確告知。
記者通過電詢各銀行客服獲悉,各行通知收費標準不一。中行、農行、工行個人消息通知費按月收取,每月2元。建行則提供按月和按年兩種收費方式,每月3元,包年30元。招行、民生、華夏、交通等股份制銀行和一些城商銀行仍提供免費服務。
有用戶質疑稱,銀行卡已繳納年費,再收取個人消息通知服務費,有重復收費之嫌。記者咨詢發現,各收費銀行均表示個人消息通知是附加服務,不包括在辦卡年費中。在食品行業工作的李鵬認為,3個多點的存貸款利息差已為銀行帶來豐厚利潤,像銀行通知服務這樣的“小利”委實應讓渡給消費者。
對此,山東省內一位銀行業人士則表示,不應將此理解為銀行“刻意”收費,實際情況是此前的“免費午餐”到期,商業銀行開始收回該項服務的優惠。不過,消費者對這種說法并不買賬,有用戶表示,短信提醒的目的是保障用戶信息知情權與賬戶安全,免費服務理所應當。
也有用戶認為,短信提醒很有必要,但每月2—3元的收費并不合理,普通用戶不同于企業用戶,業務往來不多,按條收費比較合理。對此,中國銀行一位客戶經理表示,每月2元是大多數客戶使用頻率的平均成本,客戶可根據需要選擇繼續使用或取消相應服務。
一位券商人士分析稱,收取短信通知費并不符合銀監會的規定。2011年3月9日,銀監會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免除部分服務收費的通知》,要求銀行以電子方式提供12個月內(含)本行對賬單的收費,于2011年7月1日起免除。據此,該券商人士認為,短信費和郵件費顯然列為免收對象。
不過,記者從監管部門了解到,上述券商的說法并不準確。對賬單是發卡行每月寄給持卡人的刷卡明細,載明了消費金額及繳款期限,個人消息通知不屬于對賬單范疇。這意味著,只要銀行不是強制收取通知服務費,就不違反銀監會的現行規定。
此前,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曾公開表示,社會公眾可能習慣于銀行提供免費服務,但實際上銀行在提供服務時的確存在一定成本。但銀行應在監管部門加強管理的背景下,制定合理收費標準,讓金融消費者心服口服。
銀行收費標準(按賬戶)提醒的資金起點
中國銀行2元/月,月扣只要有余額變動就通知
中國農業銀行2元/月,月扣只要有余額變動就通知
中國工商銀行2元/月,月扣只要有余額變動就通知
中國建設銀行3元/月,30元/年,自主選擇月扣或年扣客戶可設定
中信銀行3元/月,月扣;2013年7月19日—2014年7月18日期間辦理,可免首年費用;客戶名下有金卡,所有卡都不收費只要有余額變動就通知
浦發銀行通知起點金額大于人民幣500元(含),暫免服務費通知起點金額小于人民幣500元,2元/月,月扣客戶可設定
招商銀行免費ATM取現、POS機刷卡1000以上
民生銀行免費客戶可設定
華夏銀行免費只要有余額變動就通知
交通銀行免費客戶可設定
平安銀行免費客戶可設定
郵政儲蓄3元/月,30元/年,自主選擇月扣或年扣客戶可設定
興業銀行個人:1元/月,月扣企業:20條短信以內,10元/月,超過之后,每條0.3元,月扣100元以上
光大銀行免費默認起點為100元,可自行設定
(孟佳 姜琳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