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歐洲病人
知有
就像這個周末上海的天氣,黑云壓城、大雨將至,歐洲正在迎來難熬的一個星期。
剛過去的周末,“歐豬五國”之一的西班牙提出申請1000億歐元的銀行救助。這是歐洲第四個申請救濟的國家,也是目前為止申請救助的最大經濟體。
西班牙接受救助既是國內銀行業所需,也是歐債危機解決的必要條件。希臘將在6月17日舉行充滿不確定性的大選,隨后的6月21日,羅蘭貝格等兩家咨詢公司將公布對西班牙銀行業的評估報告。
海外媒體的最新報道還顯示,評級公司穆迪本周還可能下調全球17家大銀行的評級,其中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美國的支柱性金融機構。
這一切都像是定時炸彈,需要做好排除的預案。歐洲國家不得不備好充足的資金,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變局。
這一切又都像正在舉行的歐洲杯,過程跌宕,結果未知。球迷關注的歐洲杯,在剛過去的周末已經戰火燃起。希臘和波蘭作為揭幕戰比賽打成平手,希臘球隊的表現和這場金融危機中該國政府的表現很像:開局風風火火,后半場缺乏制勝解決方案。
看來,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們要在白天關注歐債進展、晚上關注歐洲杯賽況的節奏中度過了。
之所以要重點關注歐洲,是因為歐洲的經濟表現實際影響到了中國經濟。剛剛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1~5月,中國與最大的貿易伙伴歐洲之間的雙邊貿易總值2208.2億美元,增長只有1.3%。而同期,中美雙邊貿易總值增長了12%,中俄雙邊貿易增長了24.4%。
上周六公布的5月份中國宏觀數據并不能讓人樂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已連續數月下降,PPI指標也是如此。盡管來自銀行貸款的悄然放松已經推動投資有所上升,但很難說中國經濟已經到達今年谷底。
中國有必要為歐洲債務危機的進一步升級做好預案。對外,要做好歐洲出口市場萎縮的打算,積極開拓發展中市場。對內,要做好一攬子刺激計劃出臺的準備,將大規模減稅、出臺刺激消費政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納入政策備選。
從現在的情形來看,中國可能不需要像4萬億一樣下猛藥,但不可不防全球陷入新一輪衰退的可能。美國最新的出口數據已經出現了負增長,金磚國家中印度、巴西等增速都相繼放緩。
在這個意義上說,世界的問題,也是中國的問題。本周我們將圍繞全球經濟新動向,進行細致的解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