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縣供電局服務產業集聚區建設紀實
據了解,隨著夏邑縣產業集聚區建設的推進,截至11月底園區已入駐企業182多家,從業人員達4.8萬人,實現銷售收入100.3億元,上繳稅金3.8億元,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產業集聚區能有今天的規模,供電局起了關鍵作用,攻堅克難建電網,齊心合力保供電,提供了電力支撐。”夏邑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張巖曾這樣說道。
企業“落戶”電給力
近年來,夏邑縣供電局始終以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為己任,圍繞工業興縣發展戰略,加大電網建設力度,傾力為“落戶”企業打造良好的用電環境。
2010年,該局積極向省、市公司爭取3200多萬元資金,新建一座110千伏杏潭變電站。2012年投資600多萬元 ,進行產業集聚區10千伏跨越大道和工業路配電新建工程,為滿足產業集聚區發展提供日益強壯的電網支撐 。
電力搭紅線,引得金鳳來。充足的電力,吸引越來越多的“金鳳凰”棲息,逐漸形成集群規模,目前夏邑縣產業集聚區內裝備制造業已擁有淮海鑄造、圣源電纜、鑫源鑄造、德信兆友等10余家企業,紡織服裝加工業以華鵬棉業、中峰紡織、華夏紡織、京清蓉服飾、麥德拉服飾為主,年紡紗規模25萬錠,年加工服裝500萬件。農副產品加工業有雪楓粉業、凱利達粉業、雪玉粉業、瑞豐食品、金之榮食品等加工企業18家,面粉年總加工能力12億斤。
高效服務除顧慮
“在夏邑投資建廠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供電局高效熱情的服務,讓我們沒有用電顧慮,只要一個電話打過去,剩下的事情都解決了。”7月12日,夏邑縣祥熙制造負責人劉懷坤說起供電服務,交口稱贊。
該局本著“一口對外、高效服務”的原則,在主動服務、超前服務、跟蹤服務、走訪服務上下功夫,吸引了更多的客商投資。積極落實“首問負責制”和“客戶代理制”,開辟報裝“綠色通道”,實行“時限承諾制”,保障客戶工程早完工、早送電、早產生效益。實行24小時值班制,嚴格執行搶修時限,及時處理企業建設和生產用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該局定期組織人員上門走訪,了解用電需求,排查事故故障,保證客戶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受到客戶好評。
“真是謝謝,要不是你們及時發現,我們可要出大事了,歡迎日后你們多來走訪。”夏邑縣圣源電纜廠闕經理緊緊握住該局檢修人員崔佳的手激動地說。為確保企業用戶安全度夏。6月份,該局開展了“五比五看”暖心活動,組織人員深入企業車間幫助排查設備線路隱患時,發現圣源電纜廠一處電機電纜皮破損且漏電保護開關失靈,立即督促整改,避免了事故發生。
揮汗如雨電建忙
去年5月1日,為滿足產業集聚區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夏邑縣供電局40多名員工放棄節假日休息,日夜忙碌在杏潭變電戰配變配出工程施工一線。據施工負責人劉彥輝介紹,為提高效率,施工人員兵分四路,每天工作9個小時以上,卻沒有一個叫苦叫累,最后硬是把10天的施工任務壓縮到5天。
今年7月18日,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樹葉紋絲不動,熱浪陣陣撲面而來.在夏邑縣產業集聚區10千伏工業路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頭頂烈日,放線、緊線、上金具,為確保大京清蓉服飾、洋紗線、羅萊家紡等7家企業正常用電。在高高的桿塔上,施工人員抱著滾燙的電桿一干就是好幾個小時,身上的衣服干了濕,濕了干。“為了我們早日用上電,這么熱的天在電桿上施工,電力員工真是令人佩服!”夏邑縣京清蓉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代良偉稱贊道。“我們苦點累點,都沒啥,只要客戶需要隨時到。”面對稱贊,施工隊小隊長李文華這樣說。(夏邑縣供電局 郭曉紅)
相關新聞
更多>>